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呼籲:應加強對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研究

  • 發佈時間:2015-10-23 02:31:4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1毫米寬度的玉石上,可以徒手微刻出3至5條紋飾,這工藝可是距今四五千年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舉辦的《良渚玉工》學術成果發佈會暨中國古代玉器工藝學術座談會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鄧聰教授,為中國古人手工業技藝讚嘆不已。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則由此提出,在考古學領域,要加強對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研究。

  王巍認為,雖然古代手工業的研究是中國考古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一直以來,中國考古學在技術層面上的分析備受冷落;對於手工業的考古學研究,尤其是古代工藝技術的研究在中國考古學研究中還是非常薄弱的。

  《良渚玉工》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研究“良渚玉器及其影響”的成果整合。課題組通過借助顯微攝像技術深度挖掘考古資料資訊,從良渚玉器的工藝和技術上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發展狀況。在這個意義上,《良渚玉工》不僅詳細分析了琢玉工藝和技術進步,而且展示了玉器所反映出的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為中國考古學進一步借助新的技術和手段,對考古資料進行第二次發掘,深度解讀資料背後的資訊起到了示範作用。

  與會專家認為,對於良渚玉器的研究,不局限于工藝本身,還把玉器工藝背後的技術層面、社會層面和精神層面的探索都聯繫了起來,為研究玉器提供了新視角。

  加強對古代手工技術研究的呼聲,也在國家文物局紡織品文物保護科研基地的學術年會上,被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吳小紅教授提出來。當天,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2000年前的提花織機模型,在研究修復完成後,首次公開展出。這是國家文物局“指南針計劃”專項課題“漢代提花技術復原研究與展示”的一個重要成果。

  該課題的總負責人,中國絲綢博物館長趙豐介紹説,經過兩年來全面系統的整理和測繪,還原了漢代提花機的結構及其提花生産技術,並在此基礎上製作了3D展示系統。提花機的基本概念是,將提花規律貯存在織機的綜片上或是與綜眼相連接的綜線上,重復控制提花的動作。專家為這4台織機命名為勾綜提花機,即用兩片地綜和多片紋綜來進行提花。

  漢朝提花機只是中國古代強大手工業技術的縮影,背後代表的是中國古代輝煌科技史。英國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把提花機的發明歸於中國。他曾説,織機的機字來自於織機的形狀,而後又成為一切機械的總稱以及智慧的代稱,説明它在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認為,漢代提花技術復原研究,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紡織史的空白,其學術意義毋庸置疑。如何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古代手工藝技術的研究,成為中國考古及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共同課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