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著名攝影家羅斯坦原作現身國內拍賣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0-23 01:0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11月中旬即將開拍的華辰秋季拍賣影像專場中,一組美國著名攝影家阿瑟·羅斯坦(Arthur Rothstein)于1946年所攝,記錄湖南衡陽饑荒的簽名原作將與公眾見面。這11張作品真實地不僅記錄下在抗戰方止、內戰即興的特殊時期,毫無喘息之際的普通民眾掙紮在生死線上慘烈情形,讓後人得以通過影像回顧那段悲愴的歷史,更重要的是讓中國的攝影人了解了攝影師阿瑟·羅斯坦不為人知的在華經歷,補白了一段中國攝影史。

  阿瑟·羅斯坦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紀實攝影家,以人文主義攝影和對當代紀實攝影理論的貢獻而享譽全球。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攝影生涯中,他總是與苦難和戰爭産生關聯。其最廣為人知的經歷是作為最早參與美國農業安全局(F.S.A)紀實攝影項目的攝影師,這是二十世紀最為重要的攝影形態“當代紀實攝影”的起源。羅斯坦加盟美國農業安全局紀實攝影項目,拍攝大蕭條時期的美國農業,緣于他大學老師,項目負責人羅伊·思特裏克(Roy Stryker)。那是1935年,羅斯坦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正值大蕭條時期,斯特裏邀請他加入農業安全局,協助他為安全局歷史部建立檔案館,收集影像,並設定項目的美學和技術標準。隨後,羅斯坦前往美國南部和西部,拍攝了一批反響巨大的影像,其中包括他最為著名的作品《錫馬隆縣的沙塵暴》,以及因擺拍而在政界和攝影界都引起廣泛爭論的《泛白的牛頭骨》。

  1940年, F.S.A成為了美國戰爭信息辦公室(OWI)的一部分,阿瑟·羅斯坦也成為了美國陸軍的攝影師,隨軍來到中國-緬甸-印度戰區工作。他在1945年退伍後留在中國,擔任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的首席攝影師,拍攝在中國的救助工作。在此期間他記錄了湖南等地的大饑荒和上海虹口流離失所的猶太倖存者的困境。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阿瑟·羅斯坦這段在華經歷似乎並未受到重視,相關影像也極少為人關注。或許因為他在中國停留的時間太短,或許因為上世紀50-70年代中美關係的政治及意識形態的因素。

  在中國的一年時間裏,這位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首席攝影師以敏銳的洞察和精煉的視覺語言創作出這些極為震撼的作品。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影像。湖南衡陽地區作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救災工作的重點,當時的災情慘狀也就理所當然地被羅斯坦記錄下來。在這組作品中既有直面苦難的視覺衝擊,也有心懷悲憫的溫情注視,最為突出的還是其中所表現出的在苦難面前人與人關係的思考。而所有這些都以一種視覺化的方式傳達出他的人文社會觀,也為我們呈現出當時的社會圖景。

  1946年的中國雖然已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但歷時八年的抗戰洗禮使整個國家百廢待興,而在抗戰期間慘遭日寇野蠻侵略的湖南省更是到了十室九空的悲慘境地。1945年時,湖南省因戰荒廢的田地就達到1450萬畝。加之部分地區出現的自然災害,1945年湖南全省糧食産量銳減至6730萬石,較1940年前的年平均敞亮16873萬石,減産60%。導致1945年秋至1946年夏收期間,與湖南省年均糧食消耗量相比,全省虧糧2100萬石。

  此時雖然國共雙方已通過政治協商會議達成共識,聯合各民主黨派共同簽署了《和平建國綱領》並達成停戰協議。但是國民政府已然決定撕毀國共之間的停戰協議,進而為發動全面內戰做準備。所以當時在湖南省內集結了26萬正規軍,及大量的遊雜部隊。且由於國民政府忙於往華北及華中地區調遣部隊,交通工具皆作軍用,致使11萬待遣日軍戰俘滯留湖南。而為了這數十萬人的供給,國民政府火速攤派了160萬石軍糧,日夜徵繳,本就災情嚴重的衡陽地區亦未逃脫厄運,慘遭搜刮。加之民國政府的腐敗官僚勾結奸商,縱容甚至操縱屯糧投機行為,致使湖南各地糧價瘋長,災情日益慘重。長沙《大公報》1946年6月3日的報道稱“目前米價較去冬漲到十倍以上,慢説是農村破産拿不出幾粒牙巴谷,就是靠薪水階級養家眷的公務人員,有的甚至買一石米還不夠,這是災荒加重的原因之一”。

  1946年,阿瑟·羅斯坦回到美國先前工作過的雜誌社,一直工作到1971年。除了雜誌社的工作外,他還曾在包括其母校哥倫比亞大學在內的多所大學任教,亦曾在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紐約現代美術館和巴黎國家藝術中心舉辦個人展覽。著有《語詞和圖像》(Words and Pictures) 《新聞攝影》(Photojournalism)等多本專著。他最為重要而著名的著作《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被翻譯成中文,為國內攝影人必讀的經典。中國攝影家協會歷史委員會委員曾璜介紹:“羅斯坦這批攝影原作現身國內拍賣市場,它告訴了我們很多不曾了解的資訊。它不僅補白了一段重要的中國影像史,還補白了一段中國攝影史、補白了一段視覺藝術史、補白了一段中西攝影文化交流史、補白了一段中西視覺傳播史。”此外,中國攝影人還可以通過羅斯坦所拍攝的中國影像,更好地理解他所倡導的“紀實攝影”理念,理解“紀實攝影”作為20世紀最重要攝影藝術形態的理論和實踐。

  (中國特稿社 王一飛,華辰影像供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