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特魯多熱”緣何再現加政壇

  • 發佈時間:2015-10-21 07:58: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錢皓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19日為加拿大聯邦大選日,具有選民資格的加拿大人陸續在指定的投票站投下了選票。選舉日的渥太華在午後的細雨下更顯寒冷和凋零,似乎已經預示了執政的哈珀政府的失利。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能在此次選舉中大勝保守黨,是主客觀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哈珀政府執政期間經濟下滑,失業人數上升,是導致此次敗選的根本原因。自2014年全球石油價格持續下跌後,加拿大經濟面臨巨大挑戰,大量從事礦産資源開採的工作人員被迫離職,失業人數上升。儘管石油下跌和哈珀本人並無多大關聯,但作為一國總理,國家經濟下滑,自然責任難推。

  哈珀九年的執政難免遭遇“天災人禍”和民眾的怨言,但大中企業家和商人對哈珀的經濟治理能力和國防能力仍深信不疑。事實上,在哈珀執政期間,他曾領導加拿大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平穩渡過。此次大選保守黨雖敗北,但仍能穩坐最大反對黨之位。

  哈珀政府保守的強硬立場,使其失去了少數族裔群體和年輕人的選票。哈珀自2011年組成多數黨政府後,無論在國內或國外常常採取強硬立場。在公民宣誓上反對戴面紗,在大麻合法化問題上持堅定的反對立場,激怒了那些追求“自由選擇權”的新移民和年輕人,而特魯多承諾大麻合法化更推動了“倒哈”行動。因此,從廣義上爭取更多的自由成為年輕人反對保守黨、支援自由黨的理由。同時,哈珀在移民和難民政策上人性關懷的嚴重缺失傷害了中東、亞洲等少數族群的情感。特魯多的“加拿大是所有加拿大人的,不是哈珀的”競選口號贏得了少數族群的選票。因此,不喜歡哈珀也成為把選票投給自由黨的理由。

  哈珀在此次選舉中的戰略出現重大失誤,給了特魯多逆轉的良機。早在今年8月2日,哈珀總理在獲得加拿大總督的同意後宣佈全國進入大選競選期。哈珀原本希望通過長達78天的競選戰,在競選開支上拖垮對手,但過度的競選開支引起納稅人的不滿,同時78天的競選時間突破了歷史上常規的37天競選的傳統和選舉規則,引起選民對哈珀“獨斷專行”的強烈反感和負面評議。最出乎哈珀本人意料的是,如此長時段的競選戰賦予了年輕的特魯多足夠的成長空間,他從最初辯論中的稚嫩應對迅速成長為選民喜愛的激情四射、智勇雙全的政治家。他的年輕、熱情、英俊,其父老特魯多留下的政治遺産以及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的形象讓搖擺選民越來越認同特魯多的“變革”主張,選擇特魯多成為選民對“新生活”的希望。同時那些曾在2011年大選中支援新民主黨的選民也轉而支援自由黨,這對略顯老態的新民主黨黨魁唐民凱是致命的打擊。如此的逆轉是哈珀所未能預測的。

  對新媒體的嫺熟運用,更加促成了特魯多最終勝選。特魯多的年輕競選團隊借助臉書、推特、手機社交軟體等建構了一個緊密的選民社區網。那些剛剛入籍的新移民在選民網中知悉了自由黨的競選綱領,並從選民網中得到自由黨團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鼓勵,支援自由黨成為大多數新選民的首選。同時,那些並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在選民網中得到鼓勵和推動,認為選擇激情、年輕的特魯多就是選擇自己。最後,加拿大電視廣播公司(CTV)在大選日的前一天滾動式播放有利於自由黨的民意走向報道,加速了選民堅定跟著民意走的決心。

  自由黨此次獲得議會184個席位,部分得益於選民的“策略性投票”。加拿大相當一部分選民在大選開始後非常擔心哈珀的保守黨贏得太多席位,因而選擇支援弱勢,打擊強勢。“策略性投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席位差距。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錢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