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打破實體眼鏡店暴利 眼鏡成快時尚

  • 發佈時間:2015-10-13 17:02:29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潘福達

  配眼鏡著實是個消費體驗不高的麻煩事兒:好不容易找到個眼鏡店可樣式太少,導購不厭其煩地“推單”更是讓人云裏霧裏;配一副好一些的眼鏡動輒千元,小小一副眼鏡竟成奢侈品。眼鏡,成了很多人心裏明知暴利,卻依然乖乖掏腰包的一大傳統行業。

  不過,高性價比、手機下單、眼鏡配送到府……這些都已成為現實,網際網路創業者競相發起了對眼鏡這一傳統領域的“革命”。

  眼鏡加價30倍成常態

  “你這副眼鏡的鏡片成本大概20元,鏡框也就一兩塊錢吧。”剛剛見到必要商城CEO畢勝,他的這句話著實讓記者“大跌眼鏡”。告訴他眼鏡是從潘家園眼鏡城購買後,他估算起這副眼鏡的購買價是200多元。而如他所説,這副眼鏡的價格正是230元。

  “潘家園的眼鏡店基本上是加價10倍,可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潘家園’,一般眼鏡店加價30倍都是正常水準。”畢勝直言不諱,又説出了這組有些震驚的行業數字。他指了下自己戴的眼鏡:“純鈦鏡框是最貴的材質,這副眼鏡市面上賣7000多元,成本價也就兩三百元,我們在商城上賣400多元。”記者登錄必要商城APP發現,網站頁面有多種眼鏡供選擇,上傳自拍照後還可以模擬試鏡,選擇樣式後輸入左右眼度數就可下單。

  昨天上午,記者又來到了LOHO眼鏡生活長楹天街店。成立4個年頭的LOHO眼鏡生活(下稱LOHO)日前宣佈獲得紅杉資本和KTB投資的B輪2000萬美元融資,而據介紹,LOHO在國內首創眼鏡業O2O模式,將網際網路與實體店進行連接。不過,這個眼鏡店相比傳統眼鏡店“袖珍”了很多。“我們的線下體驗店和線上網站價格一致,顧客可到體驗店驗光試鏡購買,不來體驗店的話,也可手機下單眼鏡配送到家。”店長介紹。同樣,傳統眼鏡店千元以上的價格,在LOHO店裏是399元起的幾檔標準化套餐價。

  “線上部分才是LOHO眼鏡真正的價值所在。”LOHO CEO黃心仲告訴記者,現在LOHO超過一半以上客流來自線上。因此,線下的體驗店並不需要很大面積。

  眼鏡加價背後有推手

  “每次配鏡時都有被‘牽著鼻子走’的感覺。”記者在商場裏隨機採訪了十位戴著眼鏡的消費者,葉女士説,在店員的推銷下,配鏡都會超出預算。除了價格不菲,“驗光不準”“推單現象嚴重”“消費項目彈性大”也成了一些人的配鏡痛點。不過,傳統配鏡的消費習慣已養成,讓多數消費者還是把傳統眼鏡店作為首選。

  成本幾十元的眼鏡,為何搖身一變“貼金”數十倍?多位眼鏡界人士向記者證實,眼鏡業的定價體系基本上遵循“三乘三”法則。以一塊折射率為1.56的黃金膜樹脂鏡片為例,工廠出廠價20元左右,到了批發商手裏會變成60元,再到眼鏡店裏就會變成180元。以此計算,從工廠出廠價到眼鏡店,至少是9倍價差,如果經銷商分成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的話,這中間的倍數又將會無限放大。

  “房租那麼貴,儀器設備、驗光設備和驗光師的費用都是大開銷。”走訪多家眼鏡店,攀談中記者得知,多數眼鏡店每天配鏡只有兩三副,生意並不好,為了盈利只好把價格轉嫁給消費者,“能賣一副是一副”。畢勝告訴記者,傳統眼鏡店庫存壓力大帶來的花銷更甚,雖是暴毛利,可也是少凈利。

  “去仲介化”讓眼鏡成快時尚品

  無論是必要商城還是LOHO,他們共同的思路都是“去仲介化”,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向傳統眼鏡店的暴利開刀。“我們通過C2M(客戶-工廠)模式,客戶下單後再由全球最大的眼鏡製造商依視路生産,省去中間差價。”畢勝解釋了必要商城的模式。

  而黃心仲表示,LOHO的模式是M2C(工廠-客戶),線上有大數據的支撐,線下解決用戶的體驗。他把LOHO比喻成眼鏡業的ZARA——“我們做快時尚眼鏡電商,更像是在大牌奢侈品眼鏡和廉價眼鏡之間的中間者,靠不斷推出的高性價比新款吸引顧客。”

  行業數據顯示,國人的眼鏡兩三年才會換一副,而實際上更換週期最好在17個月。線下眼鏡店的高價格使得眼鏡無形中成為一種奢侈品,消費者購買頻次降低,眼鏡店銷量無法上升,價格就居高不下,這幾乎是一個惡性迴圈。其實,在南韓等多個國家,一副眼鏡的使用壽命僅在4個月左右,眼鏡已成為一種時尚化的飾品。

  “現在的年輕人對眼鏡的需求不止一副。”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強調性價比和服務,時尚成了“網際網路 ”潮流下眼鏡電商角力的又一領地——眼鏡的價格降下來了,以往一副的價格能買多副,眼鏡將發揮矯正視力以外的時尚功能,成為和衣服、鞋包一樣的必備配飾。

  不久前,網際網路眼鏡行業新晉玩家紛紛入場,“到府驗光”“走設計范兒”“家中試戴五選一”等模式層出不窮,成功者寥寥,見光死者卻眾多。在業內人士看來,和其他行業類似,提升顧客消費體驗的同時讓平臺和商家都有利可圖,才是成功的商業模式。“我認為五年內多數傳統眼鏡店都會死掉”,畢勝語出驚人。在一些破局創業者看來,關於一副眼鏡的業態理念、消費習慣,都將因網際網路而改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