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白俄女作家獲諾獎 曾贏得“反蘇聯記者”聲譽

  • 發佈時間:2015-10-09 13: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道外媒稱,俄羅斯作家,女記者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榮獲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委員會説,她的作品“反應了多種聲音,是當代苦難和勇氣的一座豐碑”。

  據美國之音網站10月9日報道,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描述了切爾諾貝利災難對人類的影響、阿富汗戰爭以及前蘇聯和後蘇聯時期的歷史。她用對當事人進行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

  阿列克謝耶維奇出生於烏克蘭的伊萬諾-佛蘭基韋斯克鎮,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她們一家在父親服兵役後不久搬到了白俄羅斯。

  阿列克謝耶維奇大學畢業後曾為幾家報社工作, 贏得“有反蘇聯情緒的持不同政見記者”的聲譽。

  她在1985年發表小説《戰爭的非女人面孔》,採訪了約兩百名參加過第二次大戰的婦女。她曾接受採訪説, “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最貼近現實生活的文學方法,現實總是像吸鐵石那樣吸引和折磨著我,令我著迷,我想把現實寫在紙上。”

  她的作品還包括《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她為此採訪了1986年核災難的500多名受害者。她的另一本書《鋅皮娃娃兵》記錄了蘇聯-阿富汗戰爭的第一手情況。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0月9日報道稱, 今年的諾貝爾委員會似乎一改過去爆冷門的傳統,將文學獎頒發給了之前猜測最熱門人選之一,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今年68歲的阿列克謝耶維奇是記者,散文作家,擅長紀實性文學作品。出生於白俄羅斯,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她以《 切爾諾貝利 ——一個世界末日的啟示錄 》著作獲獎,瑞典學院表彰她以多重手法,深切的洞察,並以里程碑似的莊重描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痛苦以及勇氣。

  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出生於白俄羅斯,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畢業,她曾于數個地方報社擔任記者,後來在明斯克擔任尼曼文學雜誌的特派員。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敘事文學,記錄了各項重大事件,包括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以及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等。

  她的作品曾多次得獎,其中包括瑞典筆會為了表揚作者的勇氣與尊嚴所頒發的獎項。她的著作《The Boysof Zinc》解構了關於阿富汗戰爭的迷思,在經濟改革後不再被視為禁書,該書曾遭到軍方跟共産黨的抨擊,1992年,阿列克謝耶維奇在政治法庭接受審判,後因國際人權觀察組織的抗議而中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