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倫敦打造英國“矽谷” 曇花一現還是支柱産業?

  • 發佈時間:2015-10-01 07:1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特稿  責任編輯:羅伯特

  倫敦以金融業和房地産著稱,近年來卻打出技術創新的“新招牌”,鼓勵老舊城區利用低房價吸引新創企業,打造屬於英國的“矽谷”。

   扎堆兒“硅環島”

  技術企業扎堆兒的倫敦“矽谷”小有歷史,不過那裏的創業者更願意稱當地為“硅環島”。

  這源於諾基亞前軟體工程師馬特-比達爾夫的一句玩笑話。從諾基亞離職後,比達爾夫在離家不遠的倫敦老街(Old Street)創立了一家旅遊社交網站Dopplr。他的幾個朋友也在這裡,他們經常結伴出沒老街環島附近。

  2008年7月,比達爾夫半開玩笑地在推特上留言:“‘硅環島’:倫敦老街不斷生長的有趣初創企業社區”。沒想到,這自嘲英式的幽默被《金融時報》的一篇報道引用,廣泛傳播之後得到認可,不僅吸引更多初創企業落戶老街,還促成了英國政府在倫敦打造技術中心的決心。

  “硅環島”在倫敦的中心區之外,房租便宜,同時離市中心的商業、文化和金融中心,如金融城、西區和金絲雀碼頭等地,又交通方便。與金融城的西裝革履迥異風格相比,“硅環島”閒適輕鬆氛圍更符合技術創業者的脾胃。

  從“硅環島”延伸開的倫敦技術城,星羅棋佈著成千上萬家創業企業。如今,“硅環島”已成為倫敦技術創業核心地帶,排在舊金山矽谷和紐約之後,號稱世界第三大技術企業集群區。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3年3月,在“硅環島”註冊的企業達到了1.57萬家,遠遠超過英國任何其他地方。

  為讓原有的産業集群更具規模,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曾提出“迷你矽谷”規劃,把從老街、肖爾迪奇向東延伸到奧林匹克公園的區域建造成高技術産業中心,命名為“東倫敦技術城”。

  政府投入4億英鎊發展技術城,制定優惠政策並確保把新建築中的一部分空間用作孵化區。思科、英特爾、亞馬遜、推特、高通、“臉書”和谷歌等大企業也進駐當地。巴克萊銀行等金融機構則開展針對創業企業的特殊融資服務。僅2011年,就有200多家技術企業把總部落戶到技術城。

  給“硅環島”取名的比達爾夫則離開了這裡。他在2009年把Dopplr網站賣給老東家諾基亞,自己在舊金山創立了另外一家企業。

  “我所做的不過是給一個正在崛起的社區或者説運動取了個愚蠢的名字,隨後這裡真的不斷發展壯大,”他説,“其實這裡的創業社區可以追溯到第一次網路泡沫時期,當地作為創新中心的發展已經幾十年了。”

  創業者的“俱樂部”

  對於創業者而言,“硅環島”不僅是辦公室,更是一個吸引同道中人的俱樂部。在這裡,他們摩擦出靈感,發現新的創業機會。

  2010年7月名為“技術樞紐”的創業中心在老街開業。這家中心提供低價、短時的工作間租賃,吸引了數百名創業者入駐。這種趨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落戶“硅環島”的初創企業,既有號稱“教你一天學會編程”的電腦學校Decoded、做音樂會票務的Songkick和眾籌網站Funding Circle等初創企業,又有已經頗具規模的成功企業和技術巨頭,比如社交網站“臉書”和製作著名的兒童遊戲Moshi Monsters的Mind Candy。

  Mind Candy開發的兒童遊戲Moshi Monsters在全球有超過8000萬註冊用戶。該公司還開發遊戲周邊産品,包括玩具、服裝、雜誌和音樂等等。2011年,公司的營收2億美元。

  Mind Candy首席執行官阿克頓-史密斯認為,“硅環島”的氛圍對於起步中的技術産業至關重要。“網際網路本來意味著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但實際上聚集在一起能産生巨大的能量,”他説,“每次去吃午飯,我總能撞見幾個熟人。”

  從老街地鐵站往南走兩三個街區,有一幢不起眼的4層樓的建築,谷歌校園就座落於此。這個號稱“校園”的創業園吸引了無數懷抱創業夢想的青年男女。從地下一層的咖啡館到樓上辦公室,電腦前、地板上,擠滿了這些熱情、吵鬧、野心勃勃的理想主義創業者。

  “這不僅僅是一座建築物,更是一個企業家們同呼吸、共命運的社區,”谷歌校園主管埃澤-維特拉説:“在咖啡館裏呆上一週,你的名片就會發完。你會碰到很多人,可能是和你一起創業的人,也可能是你的下一個投資人,還可能是一位重要客戶,將改變你公司的命運。”

  打造“技術之都”

  為配合打造技術之都的遠景目標,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公佈了一系列扶持技術行業的政策

  “倫敦要在各個技術領域都取得領先,”他説,“絕不僅僅只是金融技術,還有生物技術、奈米技術、教育技術和綠色技術、醫學技術……反正就是技術。”

  市政府為此牽頭建立了一支9人“倫敦技術大使團隊”,成員是來自倫敦政商界有頭臉的人物,他們將走訪世界各地,為技術城招商引資。

  政府還成立了“技術城投資組織”,負責籌集資金支援技術城的創業者。為了幫助創業者,政府放鬆管制,例如:給予小企業稅收優惠,減免研發資金賦稅,發放企業家簽證吸引海外投資者等等。

  倫敦技術週期間,市長鮑裏斯用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數據證明,倫敦已經是歐洲最重要的技術孵化中心。牛津經濟學雜誌的數據顯示,倫敦現在大約有4萬多家數字資訊公司,從業人員達到20萬人,自2010年以來新增1.2萬家,漲幅為46%,這一數字預計在十年內突破5萬。

  不止倫敦,英國舉國上下也極力扶持技術産業發展。

  17日,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士國際商學院在倫敦聯合發佈了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英國排名第二,在2011年英國還第十。顯然,這與英國政府積極發展高科技産業的努力分不開。

  英國智慧財産權大臣及國會商業、創新和技能部政務次官智慧財産權大臣娜薇爾-露芙説:“卓越的科研是英國在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中高居第二的重要因素。”。她説,政府致力於使英國在創新、為新創意提供專利保護以及創辦和發展企業方面成為歐洲最理想的國度。

  炒作還是現實?

  英國政府大張旗鼓打造技術城已經過去5年,一撥撥創業者如潮水般湧來又退去,但尚未出現能匹敵“臉書”、谷歌或者蘋果之類的當地企業。“硅環島”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倫敦新的支柱産業,尚無定論。

  知名風險投資人西蒙-庫克投資過hotmail、Skype和藍芽等知名品牌,但他對“硅環島”不以為然。“東倫敦搞的這些東西有點本末倒置,整個倫敦到處都是創新,而且實際上離這兒1小時車程的康橋和牛津都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他説。

  開發安卓輸入法應用Swiftkey的公司就坐落在倫敦南部的一幢大型建築裏。這款應用在全球有1.5億用戶,曾被《連線》雜誌評為倫敦最牛的初創企業。

  然而,公司創始人之一本- 梅德洛克也忍不住給“硅環島”潑冷水。他解釋,公司選址於此,不過因為這裡離兩位創始人的家距離一樣遠。“很顯然倫敦正在發生許多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是炒作和現實有時真的很難分清,”他説。

  實際上,由於熱炒“硅環島”概念,這裡的房租越來越貴,已經令眾多創業者們難以承受。

  聲名鵲起的“硅環島”房屋租金迅速飛漲。從2011年到2013年,當地房租已經從每平方尺15英鎊(相當於每平方米1.6英鎊)上漲到40英鎊(相當於每平方米4.3英鎊)。地方政府也計劃拆舊建新,希望吸引大公司入駐。一位創業者哀嘆:“‘硅環島’曾經是初創企業的家園,如今被仲介和政府收編。”

  與舊金山相比,英國打造新矽谷的雄心確實有著根本性的局限,例如本土市場相對較小、缺少車庫文化、移民政策偏于保守、生活成本又極其高昂等等。

  然而,倫敦也有其優勢。這裡金融業高度發達。目前,“硅環島”的金融技術部門雇有4萬人,從業人員遠遠高於矽谷或紐約更多。一旦與銀行業有效整合,將成為未來倫敦技術的亮點。

  去年,倫敦風險資本融資總額達到14億美元,兩倍于2013年的水準。全英技術公司融資總額21億美元,倫敦佔了其中六成。

  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編撰者之一、英士全球指數執行董事布魯諾-拉文説,政府政策對於提高一國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他説,考察創新能力快速提高的成功國家,無外乎都有以下三方面經驗:

  第一,置創新于重要位置,釋放政府大力支援創新的信號,讓全社會知道創新是國家計劃的重要部分,創新經常出現在國家領導人的講話當中,採取支援創新的舉措,在財政預算上給予相當程度的傾斜等等。

  第二,連續性。創新不要成為只是一屆政府的重要議題。要讓創新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固定思維。

  第三,堅持不懈。政府支援創新不能走走停停,如果政府支援創新的努力稍有懈怠,甚至只是被認為政府的支援不那麼熱心了,那麼對創新的投資節奏很快就會慢下來。(張濱陽)(新華社特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