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地方融資平臺要堵疏得當

  • 發佈時間:2015-09-30 01:00:0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徐高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三季度,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規模重新放大。以平臺發行的城投債為例。其發行量在今年一、二季度還處在同比負增長約40%的低位。但這一增速進入三季度後就一路走高至正增長區間。與此同時,融資平臺從銀行獲取貸款也變得更容易。看起來,平臺面臨的融資約束已經明顯放鬆。

  短期來看,近期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是平臺融資回暖的重要原因。今年二季度,第二産業(工業和建築業)的單季GDP增速已經滑落到6%以下,創20多年來新低。考慮到6、7月股市震蕩之後金融行業對GDP增長的貢獻應當會明顯走弱,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面臨的壓力很大,實現全年增長目標的難度不小。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適當放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約束,以利基建投資增長加速。

  而從長期來看,此番融資平臺放鬆也並不完全是權宜之計。它還反映出了各界對融資平臺更為理性客觀的看法,以及“堵疏結合”的新政策導向。

  很明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不少讓人詬病的地方。全國數千家融資平臺分佈在不同的政府層級和不同地區,組織運營方式也不盡相同。融資時出現不透明、不規範的現象在所難免。各級融資平臺對資金的饑渴也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快速膨脹。更為關鍵的是,融資平臺由於有地方政府隱性擔保撐腰,因而扭曲了金融市場,擠出了民營經濟。正因為看到了這些弊端,所以我國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對平臺進行嚴厲清理。

  但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這種模式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不容抹殺。平臺所支撐的基建投資長期有提升我國增長潛力之效,短期則有拉動總需求之功,是我國穩增長的重要引擎。而在我國地方政府財權事權不匹配的財政格局下,平臺也能擴張地方政府的政策迴旋餘地,有利於發揮各級政府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觀能動性。除此以外,平臺還是盤活政府存量資産的主要工具。通過平臺,地方政府可以將其持有的大量低流動性資産轉換為金融資産,從而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由於融資平臺是正面因素和負面因素兼有的複合體,所以對其只能也堵也疏。所謂堵,自然是清理平臺那些不規範、對金融市場有負面干擾的融資方式。而所謂疏,既包含加大中央財政支出力度來替換平臺融資,也包括給平臺合理融資需求留出空間。

  去年國務院43號文雖然也提出了“疏堵結合”的基本原則,但那裏的“疏”主要還是體現在將平臺融資責任轉移到財政,而並沒有給平臺留下合理生存空間。其結果是,儘管今年財政已經批出累計3.2萬億的發債額度來做地方債置換,基建投資仍然因為融資收緊而增長乏力,連帶經濟增長明顯減速。

  所以,有必要進一步放鬆融資平臺的約束,以發揮其盤活存量資産、調動各方積極性的功能。但這並非重走老路,而是以規範合理的方式取代之前相對混亂的融資格局。特別是過去那種政府信用和項目信用相互糾纏、邊界不清的現象需要得到清理。在需要政府補貼的地方,用明補取代暗補。這樣才能厘清政府和市場之間的權責,消除道德風險與金融扭曲。只有這樣進一步疏通平臺融資,方能給基建投資提供穩定資金來源,推動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反過來,如果只是一味追堵融資平臺,只能導致政府在經濟增長的起伏中來回搖擺,既不能真正堵住平臺融資的口子,還給穩增長平添障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