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9月財新製造業PMI初值再創新低

  • 發佈時間:2015-09-24 01:00: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23日公佈的9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錄得47,既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47.5,亦較8月終值下降0.3個百分點,創2009年3月來最低。同日發佈的9月澳新銀行-羅伊·摩根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0.1點至138.4,雖然是該指數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但已出現企穩跡象。

  機構認為,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速低於7%概率顯著增大,但短期看也無需過度擔心。當前經濟在生産端面臨的困難恐怕更大,反映在指標上就是工業生産指標普遍表現不佳,但是相對來説,需求端的情況要好于生産端。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同日發佈預測認為,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8%左右,四季度增長7%左右,全年增長7%左右。澳新銀行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將放緩至6.4%,第四季度將反彈至6.8%,全年經濟將同比增長6.8%。

  從9月財新製造業PMI初值各分項看,內外需仍然疲弱,投入價格和出廠價格仍處於收縮區間,顯示製造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其中,産出指數回落至45.7,較8月産出指數下降0.7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就業指數等分項指標也均出現下降。

  民生證券稱,下半年經濟“破7”幾成定局,要想完成年初目標,穩增長需繼續加碼,下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寬鬆,匯率政策繼續求穩,財政政策繼續加碼。海通證券稱,9月以來發電耗煤同比轉負、環比負增,工業經濟回落幾成定局。發改委投資審批進入快車道,但基建獨木難支。低通脹仍是主要風險,支援貨幣繼續寬鬆。

  不過,經濟增長情況倒是未必有工業經濟指標表現得那麼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部副部長李建偉認為,不能只從生産的角度考察經濟增長問題,還要結合需求端的變化。“大量産能過剩的存在説明,我國的供給能力並不短缺,只是大多無效。結合需求端看,就是説僅是在現行的經濟結構下,這些供給能力不能帶來增長。”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從9月澳新銀行-羅伊·摩根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看,需求的情況似乎略有改善。對於“整體經濟環境”,57.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明年經濟狀況向好;對於“長期經濟前景”的信心,64.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前景向好。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儘管9月消費者信心繼續下降,但各分項指數顯示消費者情緒逐漸呈現企穩的跡象。股票市場大幅下跌對消費者信心造成的負面影響開始消退。與8月的消費者信心數據相比,9月受訪者對於未來12個月個人財務狀況和宏觀經濟狀況更為樂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