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宜春農民認準綠色增産

  • 發佈時間:2015-09-21 02:31:0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文洪瑛陳濤李竟涵

  “用植保機統防統治會碾壓一部分稻秧,看著真心疼,雖説專家講不會影響産量,但開始誰也不敢相信。”談起嘗試綠色增産新技術的情形,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榮堯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榮華仍記憶猶新。

  直到收穫時看到産量確實不錯,疑惑才變成了喜悅。嘗到甜頭的羅榮華,很快給自己承包的2000多畝水稻田用上了綠色增産技術,全程機械化操作、統防統治、綠肥還田……“畝均節約成本60元,用藥量少了20%,去年雙季稻畝産近1200公斤。”

  綠色增産模式攻關是支撐我國糧食生産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然而,真正用到實際生産中去,綠色植保、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全程機械化作業、土壤改良等節肥節藥技術,是怎樣讓更多像羅榮華這樣的農民,實現從疑慮忐忑到自覺轉變的?日前,記者在江西省宜春市各縣市輾轉探訪,一個個問號隨著一路的見聞,很快化作了有力的答案。

  增效益:從兩根牙籤粗到20天滿田,眼見為實才管用

  每年七月份,南方正值酷暑,也是水稻“雙搶”的關鍵時刻。宜春市的晚稻播種期只有一週左右,晚插秧一天,後期就容易趕上寒露風,造成水稻大幅度減産。

  “不少青壯年勞力都出去打工了,插秧時只有老人和婦女。請一個女工一天能插五分地,人工費要100多元,而一台高速插秧機一天就能完成三四十畝地。”豐城市河州街道種糧大戶何志文種了1000多畝水稻,現在大部分都是機插,今年還給周邊農戶提供機插服務1500畝左右。

  雖然效率高,出穗齊,省工省力,機插秧卻吃虧在前期“賣相”不好。何志文説:“和手插秧苗相比,機插的秧苗相對短一些,紮根深,返青期長。剛種下去只有兩根牙籤粗,最初一個星期水面上空蕩蕩的,根本看不到秧苗,農民心裏沒底,都來問我們咋回事。一個星期後,當能明顯看出來比手插秧苗粗壯,20天以後基本能滿田時,農民才笑得合不攏嘴了。”

  “與機耕機收相比,水稻種植戶對機插秧的接受度相對低一些,這也是我們將大力推廣的技術。”宜春市農業局糧油科科長曾祥文告訴記者。他總結了機插秧的幾個好處——有效穗比例高,單産提高;秧苗行距均勻,間距合理,通風性好,病蟲害發生較少;機插要求田面有薄水層,所以草害相對較輕;根系扎得深,抗倒伏能力強。

  效益是最好的證明。何志文通過合作社統一購買化肥、農藥、種子三項每畝能節約六七十元,扣除土地流轉費後,全程機械化一季水稻一畝地比人工操作能節省300多元。“不用再愁請不到人了,而且統防統治、統一管理,水稻産量還有所提高。”

  效益是最硬的説服。江西省農業廳糧油作物局局長鄭敏説:“我們考核高産創建和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不僅要測産量,還要測效益,算好單位面積效益和規模效益兩筆賬,引導在高産中篩選高效模式,在高效中篩選高産模式,促進生産方式向高産高效轉變。”

  2007年,豐城市秀市鎮佳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了自己的專業化機防服務隊,現在已經有56台防治機械設備,今年簽訂了機械化防治合同1.8萬餘畝。服務隊的發展也是得益於增産增效,理事長雷應國説:“按每畝病蟲害防治成本節約30元計算,機防服務隊近5年來為合作社成員節約病蟲害防治成本90多萬元,實現糧食畝産增收30多公斤。”

  找平衡:從打藥3~5次到只打一次,二化螟發生反而輕了

  隨著農資投入的邊際效應越來越明顯,靠大量農資“砸”出來的高産將難以為繼,實現綠色增産就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減肥減藥不減産,以適量的投入達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最佳結合。

  今年,江西提出控土壤酸化、控地力下降、控化肥用量、控病蟲損失、減農藥用量。“要想做到這‘四控一減’,就要做到化肥、農藥的科學施用,合理施用。”江西省農業廳糧油作物局副局長余冬暉説。

  “吃飯要‘少食多餐’才健康,施肥也是一樣。”如何科學施肥?上高縣泗溪鎮農技推廣站站長劉功紹打了個比方,“過去施肥是播種後一氣把基肥灑到地裏,分蘗期再追肥。穗期不施肥,水稻營養跟不上,前期施肥太多又吸收不了。現在我們講究‘前重、中控、後補’,根據苗期、分蘗期、穗期等不同階段適量施肥。化肥用量畝均減少20斤左右,但推廣第一年就畝均增産50公斤,第二年增産75公斤。”

  “我們開展了六七年病蟲害防治對比試驗,發現水稻病蟲害防治要在關鍵時期出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不是防得越多越好。”劉功紹説。

  大蒜、苦楝、蓖麻、黃杜鵑花……在宜春市,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都成了土制農藥的重要原料,能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量;農家肥、谷餅、菜籽餅過去沒人要,現在都是寶貴的肥料,和化肥搭配施用,提升地力。

  育能力:平整“插花田”、低窪田,磨刀不誤砍柴工

  “起初承租的田地高低不平,難以耕作,機械操作率低,放水困難。經過田間改造後,機械化率提高了不少。”走進雷應國的水稻田,只見田塊規則平整,被機耕道分成明顯的幾塊,灌渠排渠暢通。

  雷應國的稻田是江西省高標準糧田改造的一部分。江西省雖然以約佔全國2.3%的耕地生産了全國9.8%的稻穀,耕地形勢卻不容樂觀,全省地形以丘陵低山為主,中低産田佔耕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深腳田、冷浸田多,耕地土壤pH平均值只有5.22。耕地問題不解決,就談不上高産穩産。

  “改造之後,高低不平的地塊平整了,修建了機耕道,更有利於機械化操作。在機械化服務時,這種田塊也比零散的‘插花田’便宜。”雷應國説,“改造不僅整合了邊角閒田等零散土地,還將一些低窪田改造成高産田。而且,村子之間的灌排管道一疏通,過去因為灌溉用水引起的紛爭也少了。”

  除了田間改造,土壤肥力提升也很重要。羅榮華説:“我們冬閒田會種植紅花草、油菜等綠肥,能讓土壤疏鬆一些,在保持産量不變的情況下,化肥用量可以減少10%。”劉功紹告訴記者:“通過給土壤施用石灰,也能調節酸鹼度,緩解耕地酸化趨勢。”

  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劉光華説:“綠色增産就是要從追求糧油産量向發展糧油産業轉變,從只關注産中向兼顧産前、産後轉變,藏糧于地,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與市場對接,提升糧食加工存儲能力。”

  在江西省,高産創建和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的推廣覆蓋了糧食生産的全過程,産前、産中、産後一個環節都不少。説起後期倉儲對糧食生産的作用,雷應國有切身體會。2008年水稻收穫後,斷斷續續下了十多天雨,因為沒有烘乾機和糧倉,他只能眼睜睜看著23萬多斤稻穀發芽,心疼得直掉眼淚。“有了倉儲烘乾設備,我們才能有種糧和賣糧的主動權。”下定了決心,雷應國開始籌資,著手興建存儲能力2400萬斤的糧倉。

  日前,雷應國的合作社熏蒸式糧倉和烘乾設備已經建好。雷應國説:“這套烘乾機一天能烘乾糧食112噸,我們正準備升級,升級後一天能烘乾230噸。不僅能儲存合作社的糧食,還方便附近的農戶就近賣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