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美安全領域合作的亮點

  • 發佈時間:2015-09-20 09:46: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之間開展有效合作,既是維護雙方利益的要求,也是解決事關國際和平與穩定的眾多安全問題的需要;是歷史的經驗,更是現實的要求。

  當今國際秩序的基本結構形成于二戰結束時期。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憑藉超強的實力發揮了關鍵的作用。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遠東主要戰場,以及在反法西斯戰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進入一個動蕩和不穩定時期,不安定因素增加,沒有任何單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所共同面臨的安全挑戰。儘管中美關係出現過波折,但中美兩國領導人都始終清醒地認識到,雙邊合作對於雙邊關係乃至維護世界和平與秩序的重要意義。雙方在安全領域的戰略合作不僅沒有減少,而且逐步擴展到防核擴散、反恐、地區熱點、氣候變化、跨國犯罪、疾病防治等廣泛的領域,其成效體現在許多方面。

  在防核擴散領域,作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在構建核不擴散機制,阻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例如,中美都是伊核問題六國磋商機制的成員,中國在關於伊朗核問題的談判中不斷提出建設性方案,為美伊搭建橋梁,終於促成有關各方在2015年達成協定,為國際社會提供了通過談判解決重大爭端的有益經驗。在朝鮮半島的核危機爆發後,中國倡導和主持召開的包括美國在內的“六方會談”,達成了一些初步的協議,避免危機的升級。雖然“六方會談”當前有所停滯,但它至今仍然是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唯一多邊機制。

  在地區熱點問題上,中美之間的合作也卓有成效。如在阿富汗問題上,美國在使用武力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無法以武力贏得和平,不得不轉向和平手段。這與將維護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為首要任務的中國外交目標不謀而合。隨著美軍逐步撤出阿富汗,中美決定共同推進中、美、阿三方對話。中國舉辦涉及阿富汗問題的國際會議、向阿富汗政府提供援助和培訓,阿富汗問題已經成為中美合作的“新亮點”。

  “9·11事件”發生後,反恐合作成為中美之間安全合作的領域。在聯合國,雙方共同促成國際社會在反對恐怖主義問題上達成基本共識。在雙邊領域,雙方在反對恐怖主義方面進行了情報與金融合作。隨著形勢的變化,雙方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已經延伸到在公共海域合作打擊海盜、維護國際航道安全,在自然災害預報與應對方面的科研、救助,以及在追逃追贓與遣返犯罪分子等反腐領域的合作。

  中美兩國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其排放量幾乎佔全球排放總量的一半,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肩負巨大的責任。雙方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性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方面有很多共識,也是國際氣候談判機制的主要參與者。在經歷7年多的雙邊政策對話後,中美雙方于2014年發表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為其他國家儘快提出有力度的行動目標樹立了榜樣,為全球氣候談判注入動力。

  此外,在保持全球經濟穩定、維護全球經濟安全方面,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區熱點問題上,在幫助非洲國家應對埃博拉病毒方面,中美雙方都開展了有益的合作。在這些領域的合作不僅是中美關係的穩定器,也為維護國際秩序的穩定和世界和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需要指出,儘管中美雙方在應對全球安全問題上的合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的立場並不完全一致,甚至在不少領域都存在著分歧。

  例如,在安全理念上,中國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美國則把維持冷戰期間形成的軍事同盟體系作為維護安全的手段。在反恐問題上,中國堅持對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採取統一的標準;美國則執行一種“雙重標準”,在尋求中國支援其反恐行動的同時,卻反對中國政府依法打擊煽動民族仇恨、煽動分裂國家、散佈鼓勵暴恐的犯罪分子。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雙方對技術轉讓與資金提供方面的預期也具有顯著差異。

  歷史上,從來沒有兩個大國像今天的中美兩國一樣,對維護世界和平承擔如此重要的責任,在涉及國際和平安全方面有如此全面和深入的合作。為了維護國際秩序的穩定,維護世界的和平,具有特殊地位、負有特殊責任的中美兩國必須保持密切溝通,特別是高層次的溝通和交流,合理管控分歧,勇於超越成見,積極應對挑戰,走向合作共贏。

  (作者係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系主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