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陳雨露: 2015至2030年綠色融資需求最高可達123.4萬億元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金輝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課題組組長陳雨露在16日召開的國合會綠色金融改革與促進綠色轉型研究中外方專家第三次會議上表示,今後中國的綠色融資需求巨大,按照“高方案”2015至2030年綠色融資需求共計可達123.4萬億元。

  陳雨露表示,綠色金融制度是實現國家綠色轉型的制度基石,它不但是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金融體系,也是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實現綠色轉型的動力源泉,同時是促進對外開放綠色化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引擎。中國的綠色融資需求巨大。根據課題組核算的資金需求涵蓋可持續能源、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修復、工業污染治理、能源與資源節約五大領域,涉及十四個子類。既包括主要環境要素,如水、土、氣的污染治理和修復,也包括自然資源的供給,如城鎮給排水和發展可持續能源。

  “我們對資金需求做了兩個時間段的預算,計算了2015至2020年以及2015至2030年的綠色融資需求,並將資金需求劃分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陳雨露給出的預測結果顯示,“低方案”含義是落實目前已經制定的環境方面的規劃、計劃和標準所需要的資金,根據課題組的核算,2015至2020年期間,低方案綠色金融資金需求為14.6萬億元,2015至2030年資金需求共計為40.3萬億元;“中方案”含義是基於當前規劃或實際發生投資以達到環境標準所需要的資金,2015至2030年共計為70.1萬億元;“高方案”則是基於環境無退化原則,提高環境標準,實現更高水準環境保護所産生的資金需求,2015至2020年資金需求為30萬億,2015至2030年共計為123.4萬億元。

  陳雨露指出,有效的綠色金融體系可以使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幾倍乃至十幾倍的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産業,不僅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經濟增長潛力,而且有助於加速經濟結構的綠色轉型,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目標。雖然有關部門做了許多工作。但是,這些努力距離建立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尚遠,各方面的工作還呈碎片化狀態,尚未建立起一個系統性的政策框架,沒有形成政策合力,也缺乏與經濟發展政策的協同。他建議,在機構組織建設上進行創新,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中央層面成立綠色金融改革領導小組,並在相關部委設立相關的綠色金融指導推動機構。通過建立綠色金融改革領導小組及相應的協調機制,可形成有利於推進綠色金融改革的工作格局,即各相關部委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實施合力。此外還要建立和完善綠色金融改革的法律保障,搭建綠色金融需求與供給的橋梁,完善支援綠色金融改革的財稅政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