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偉勝:科技創新支撐新能源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16 07:31: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偉勝帶領他的團隊,從僅有3個人的研究室發展成擁有200余名員工、12個研究室的研究所,在風電和光伏並網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在國內外同行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支撐了我國成為利用新能源的第一大國。

  勇於開拓創新

  2006年3月,伴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法》的開始實施,新能源研究所正式成立,我國新能源進入大規模發展時期。但隨之産生的並網問題嚴重阻礙了新能源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王偉勝帶領他的團隊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成功解決了新能源發電並網等多項技術難題:建立了新能源發電運作控制全景倣真平臺,依託該平臺完成了全國13個省(區)、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接納能力研究;突破了我國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及應用技術瓶頸,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和調度技術支援系統,已在國內20個省級電力調度機構運作,覆蓋我國約80%的新能源電站,覆蓋我國新能源發展大省,最大程度地挖掘了電力系統消納新能源的潛力。

  我國新能源採用大規模集中式和分佈式並舉的開發模式,無法直接採用國外並網標準。王偉勝帶領研究團隊,深入調研,利用7年時間,主持制定國家標準28項,行業標準40項,企業標準32項,建立了適用於我國新能源發展的並網運作系列標準,為新能源可靠並網、安全穩定運作和高效消納提供了技術保障。

  截至目前,王偉勝帶領團隊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10余項。2013年,“大型風電並網運作與試驗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推進資質提升和能力建設

  新能源研究所成立之初,正值我國風電行業飛速發展時期,風電製造商對試驗檢測需求量迅猛增長,亟需建立風電試驗檢測能力和資質。

  王偉勝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奔波在工地現場,僅用9個月時間,即2010年底,張北風電試驗基地建成並投入運作,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唯一可開展風電機組全部性能試驗檢測的風電試驗基地,並獲得實驗室認可(CNAS)與計量認證資質(CMA),成為國內風電試驗檢測的拓荒者。2013年,獲得了國際風電檢測組織MEASNET資質,成為除歐美國家以外的唯一成員單位,試驗檢測能力全面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在開展風電試驗檢測過程中,幫助風電製造商解決了設備無法實現低電壓穿越等問題,提升了國産風電機組的並網性能,經試驗檢測的風電機組成功出口至27個國家和地區,支撐我國成為風電機組新興出口國。

  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

  新能源研究所成立之初,德國、丹麥等風電大國已經具有絕對的技術領先優勢,而國內新能源領域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王偉勝帶領他的團隊把目光投向了國外,成為世界領先的新能源並網研究機構是他們的目標。

  他們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並利用優勢業務開展國際合作,申請並實施了中德政府技術合作項目、中丹政府技術合作項目以及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保持與國際知名可再生能源機構的密切合作。

  2010年以來,王偉勝帶領團隊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先後承擔了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的諮詢項目和多家世界著名風電機組製造商的檢測項目。積極參與葡萄牙REN研發中心的籌建工作。

  王偉勝和他的團隊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與實驗室國際組織的比對工作,目前有8人在IEC工作組任職;發起成立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SC8A “大容量可再生能源並網分技術委員會”,是該分委會的秘書處挂靠單位,提升了我國在世界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回首過去,王偉勝帶領團隊依靠科技創新,支撐我國成為新能源利用大國,展望未來,他們將用科技創新,推動我國成為新能源利用強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