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財可投中長期購買國債為上策

  • 發佈時間:2015-09-12 06:29:22  來源:長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秀薇

  日前,央行公佈了今年的第五次降息和第四次降準。存款收益不高,國內股市持續震蕩,理財産品穩中有降,降息週期引領百姓進入“低利率”時代。如何在目前情況下選擇投資理財的方向,是許多市民關心的重點。

  銀行理財可鎖定中長期産品

  央行于8月25日晚宣佈,自8月2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75%。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

  央行降準降息將直接影響到投資産品的收益,受降準降息及公開市場操作進一步釋放流動性的影響,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近期持續走低。

  “我本來打算本季度末去銀行購買理財産品,本來預計收益比較可觀,誰知道上周去看了看,收益普遍較低。”市民魏女士説。

  據金融資訊服務機構銀率網統計,8月22日至28日共有693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僅為4.7%,預期收益超過6%的産品發行量僅為7款,均創下近期新低。

  對此,業內分析師表示,近期理財産品預期收益進一步下跌符合預期。一方面央行近期頻繁展開大規模逆回購,且逆回購利率出現下降,這不僅向市場釋放了短期流動性,也為利率持續下行注入預期。另一方面,央行宣佈降準降息,並放開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限制,進一步令市場流動性趨向寬鬆。

  業內普遍認為,利率下行和補充長期流動性的系列舉措,會持續影響市場上固定收益類産品平均預期收益下行,銀行理財産品收益仍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因此,理財師建議,可鎖定中長期理財産品或購買國債,在家庭資産配置方面,較為穩健的投資是不可或缺的。

  9月長春樓市交易量有望再攀高

  央行宣佈再次降息降準,對長春樓市將産生哪些影響?對此,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中原地産東北區董事總經理助理鄧昱。他認為,央行“雙降”對樓市無疑又是一大利好,將使成交量進一步攀升,預計9月長春樓市交易量有望再度攀高。

  據中原地産不完全統計,在經歷了連續四週的成交量下降後,8月17日至8月23日,我市商品住宅共成交17.80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2.22%;新增預售商品住宅19.37萬平方米,周新增供應與成交比為1.09:1,年度新增供求比0.79:1。

  “樓市即將邁入‘金九銀十’,加之近日央行年內第四次降準降息,這對8月份略顯疲態的房地産市場將起到刺激作用,政策利好加上最佳時間段,樓市交易量有望再度攀高,特別是性價比較高的項目將會比較搶手。不過在目前以去庫存為主基調的市場大背景下,交易量的回暖並不會引發房價的大幅度上漲,房價仍將相對平穩。”鄧昱表示。

  短期債券市場趨於利好

  公益理財師劉禹認為,央行降息旨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對銀行理財産品而言,投資端收益勢必下行。貨幣市場間資金流動寬鬆,降低了銀行發行高收益理財産品的意願,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水準將繼續下滑。而從許多經濟學家的分析來看,市場對央行再度降息仍有預期。

  此外,業內人士從基金分析的資料得知,市場利率降低時,一般債券價格會上漲,對短期債券市場利好。另一方面,因為銀行存款利率、理財産品收益率下行,投資者會選擇購買國債、企業債作為替代品。對債券市場而言,國債收益率將隨銀行利率的下降而降低。但債券市場的整體交易,卻會因為資金流動性增強而受到一定程度的促進。普通投資者投資債券的渠道有限,建議可適度購買債券基金。除以上三種投資渠道之外,P2P、股市、保險等理財渠道也可以實現資産的保值增值。但是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們需從自身投資的偏重點量力而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