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國皇室的經濟效應

  • 發佈時間:2015-09-11 01:00: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週三,英國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正式超過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後者是伊麗莎白二世的高祖母,在位時間長達63年216天。也就是説,截至9日當天,兩人在位時間的加總超過127年。

  眾所週知,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君主是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其實際政治權力也比理論上的小得多。近現代英國較為明智的君主,都奉行一種無為而治的統治哲學,不越政治紅線一步,他們甚至以嚴格的自律形象做公眾道德表率,深怕民眾對皇室成員指指點點。

  從這個角度上看,伊麗莎白二世和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維多利亞女王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在位期間慎言慎行,母儀天下,並和國家行政機關相處和睦,伊麗莎白二世已經經歷了12位首相執政,維多利亞則經歷10位首相;二人身處的大環境也有幾分相似,如治下大多數時間英國處在太平盛世,全球化浪潮導致英國經濟發展轉型,民眾生活水準大幅提高等。當然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已經寫入歷史教科書,民眾感知最深刻和鮮活的還是當下這個雖然國際影響力明顯下滑,但英倫三島仍富裕泰然的“小時代”。

  據本週早些時候民意調查機構尤戈夫公司發佈的數據,27%的受訪民眾認為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這一比重高於伊麗莎白一世(13%)和維多利亞女王(12%)的加總。

  那麼,從經濟的視角來看,英女王的“超長續航”能夠帶來什麼不一樣的經濟效應?這筆賬英國人經常在算,如英國諮詢公司品牌金融9日發佈最新評估報告稱,若將皇室看做一個企業,剔除各種開支,皇室每年為英國經濟凈貢獻11.55億英鎊(約合17.7億美元),這包括對旅遊業的提振,國家旅遊品牌的增值效應以及皇室授權品牌的信譽背書等;若以無期債券方式折舊計算,皇室的經濟貢獻為367億英鎊;若再算上皇室的有形資産,那麼這種貢獻或總估值為567億英鎊。這個數字比該機構在2012年也就是伊麗莎白二世在位60週年時計算的445億英鎊要多出120多億英鎊。

  品牌金融首席執行官大衛·黑格表示,“由於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創造了新的歷史里程碑,她領導的皇室受歡迎程度達到了歷史頂峰……儘管在21世紀,關於君主政體是否為政府一種合理和公平的形勢的討論仍將繼續,但研究表明,至少從經濟立場來看,皇室家族是擁有(存續)優勢的。”

  學界也喜歡結合實際給女王經濟算筆賬。英國華威商學院教授王青認為,英女王和皇室是英國歷史遺産和傳統當中最重要的象徵,在全球化的時代,他們給英國帶來了延續性和國家身份的認知感。而皇室授權或與皇室相關的産品、品牌一直是大眾消費的一個亮點,特別受到外國遊客的追捧。

  據調查,57%的中國消費者表示,皇家授權是一項“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提高對英國産品購買欲的信譽背書;27%的中國消費者稱,他們從女王以及皇室中獲取關於時尚和家居消費的靈感;46.7%的中國消費者表示,若某條裙子款式是皇室成員穿過,那麼會提高他們購買該産品的概率;16.4%的中國消費者認為,購買某一英國産品主要基於該産品是女王與皇室使用的。

  當然,學者中也有不少人對英國皇室這一存在持冷眼觀察的態度。如英國歷史學家斯塔基就表示,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從未做過也未説過任何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言論,她是一位實用主義者,她的統治目的是要讓“皇家秀繼續進行下去”。

  不過,無論如何,在當今這個時代,沒有那個家族能夠像英國皇室這樣受到全球輿論的關注,其話題熱點居高不下,不斷地在刷英國文化、社會和政治的存在感,也不斷給英國經濟帶來顯性或隱性的收入。

  明年4月,伊麗莎白二世將迎來她的90歲大壽,屆時可以預計系列“與民同慶”狂歡會接踵而來,對於許多民眾來説,女王的“超長續航”對於英國來説是一個太平象徵,對於許多商家來説,身體仍舊硬朗的女王還能給他們創造許多商機。(吳心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