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養的轉型進行時
- 發佈時間:2015-09-08 07:29:27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成棟
9月3日,一群老人在洪雅縣玉屏山景區現場體驗蜂療,這是當地森林康養旅遊新推出的服務種類。一個多月前,省林業廳在這裡舉行首屆森林康養年會,並宣佈啟動十大森林康養基地試點。
開弓沒有回頭箭,四川康養産業將如何發展轉型?
剛起步就面臨升級
“現在感覺很不錯。”9月4日,67歲的成都市民文民權介紹,做了蜂療,呼吸了新鮮空氣,身體得到了舒展。
除了自身的體驗之外,醫療數據也在時時反饋。文民權説,在為期一週的體驗中,每天都可以通過成都第三人民醫院的遠端心電中心,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
在省林業廳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張黎明看來,這一切還處於萌發階段。畢竟相較于國外百餘年的發展歷程,四川森林康養起步太晚。
而如今,剛起步不久的康養産業,又要面臨思維和模式的升級:除了依託景觀資源發展旅遊業,康養基地還應該有更多的附加項目。以後在這裡,景觀資源品質將僅僅是一個初級指標,更為看重的,將是康復、療養兩大指標,而這些主要體現在遊客能夠享受到的附加服務上,“在這個基礎上,要針對每個體驗者的不同情況,借助網際網路等手段,製作更為個性的服務體系。”
此外,森林康養還必須做出本土特色,“有森林、適合搞康養的不只是四川,也不只是洪雅玉屏山。”張黎明説,必須結合川內各地實際,做出“不一樣的味道”。
建立規範的行業機制
除了不斷增長的附加項目,一道減法也在不斷被提及。
張黎明説,這是基於産業前景和前車之鑒所考慮的。
2013年,《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整合當地綠色生態旅遊資源,發展養生、體育和醫療健康旅遊。負責玉屏山景區開發運營的巴登黑森林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德智説:“健康産業潛力巨大,四川的産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
在又一個朝陽産業的風口,四川大學教授譚建三建議,務必要避免一擁而上、濫竽充數的情況發生。從發展初始便要建立嚴格的準入機制和規範的行業標準;從森林資源與交通暢達性、健康狀況的實際改善、醫療資源與保障體系等方面,對準備發展森林康養的基地進行評級和分類。
“咱們剛起步,一開始就要樹立做精品的意識,不能走‘粗放——再精細化’的路子。”張黎明説,一個新興産業的發軔期往往因缺乏規則、目標和方向,而影響行業的發展,因此,在森林康養産業轉向縱深發展的同時,省級行業標準、産業規劃也在緊鑼密鼓制定中。
省林業廳已經明確了森林康養基地的A、B、C三類評分標準,“主要根據增值服務的多少來劃定,不僅有硬體標準,也有軟體要求。”
培養人才是發展關鍵
“德國的巴登小鎮,60%-70%人口工作跟森林康養有關,不僅帶動了住宿、餐飲、交通等發展,此後,還促進了康養導遊、康養治療師等職業需求的增長。”張黎明説,借鑒國外經驗,發展森林康養,首先在於培養人才。
謝德智透露,目前公司在培訓現有員工的基礎之上,還向川農大、川內各醫學院等高校科研單位,招收林業、醫學和護理等專業人才,此外,公司還將酌情考慮聘請運動醫學專家做顧問,以滿足人才空白。
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認為,森林康養産業的人才事關服務品質和行業形象,“究竟如何來培養人才,目前尚無明確模式。”不過,上述負責人透露,近期全國性森林康養産業論壇將在成都召開,屆時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行業標準,都將浮出水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