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聯儲加息擾動不容低估

  • 發佈時間:2015-09-07 06: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徐高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下半年,美聯儲是否加息是全球經濟最大不確定性之所在。

  一方面,美聯儲已經多次明確表達了年內加息的態度。在最近的Jackson Hole會議上,聯儲副主席費希爾仍然樂觀看待美國就業和通脹前景,並認為需要在通脹抵達2%目標之前就加息。而剛剛發佈的美國8月份就業市場數據也比較正面。美國失業率已經降至5.1%,為2008年4月之後的新低,達到了聯儲所認為的充分就業水準。

  另一方面,市場中仍然有不少人認為美聯儲不應、也不會在今年加息。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甚至認為美聯儲接下來應該做的是推出第四輪量化寬鬆(QE4),而非加息。與薩默斯持相同意見的還有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聯合的創始人戴裏奧。

  總的來看,儘管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以及歐央行擴大QE的決策讓美聯儲9月份加息的可能已經大為下降,但12月加息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但未來究竟如何演變,還需拭目以待。

  美聯儲加息這一不確定的事件,在未來可能對全球市場和經濟帶來的擾動不容低估。

  首先,美聯儲加息的前景目前仍然沒有被充分打入市場預期。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每季度都會給出他們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目前,美聯儲預測今年底和明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分別達到0.56%和1.75%。而根據利率互換的價格推算,目前市場對這兩個時點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分別是0.23%與0.45%,大幅低於美聯儲預測。這種市場和聯儲預期之間的巨大落差意味著,如果加息靴子最終落地,市場絕不會平靜對待。

  其次,美聯儲此次加息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會和以往有很大不同。2008年的次貸危機是1929年大蕭條之後全球經歷的最嚴重經濟危機,其餘波至今尚未散盡。而次貸危機後全球主要央行採用了零利率、量化寬鬆等非常規貨幣寬鬆政策。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史無前例。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究竟是全球正常化的開始,還是會讓目前本就脆弱的復蘇勢頭戛然而止,誰也沒有確定的答案。

  最後,美聯儲的加息將加劇全球貨幣政策的分化,引發複雜的全球資本流動。過去,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週期基本同步。在美聯儲開始加息後,其他地區也大致會跟隨進入加息週期。但這次不一樣。目前,歐央行和日本央行正在大力推進QE。而包括我國在內的相當多新興市場國家還仍處在降息通道之中。因此,聯儲一旦加息,美國與全球其他地區的貨幣政策會更加脫節,從而引發資本大規模流向美國。新興市場國家如果應對失當,有可能會重蹈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覆轍。

  在這樣動蕩的局面中,我國應通過營造穩定的內部環境來應對外部衝擊。經濟增長的穩定是一切的前提。而在高度不確定的世界經濟背景下,國內增長還得靠內需。因此,目前正在逐步加碼的國內穩增長政策需持續發力,以構築足夠厚度的安全墊。同時,國內宏觀金融政策也需以穩為主,以免形成新的不確定性來源。

  特別在8月初匯改之後,人民幣正面臨較大貶值壓力。此時更需著力維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穩定。如果放任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勢必助長貶值預期,既加大維護匯率穩定的成本,也容易引發全球競爭性貶值。這將放大世界經濟波動,同時傷害我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