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狀元縣”教師 逃離講臺當警察

  • 發佈時間:2015-09-06 08:29:39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習宜豪

  在新招聘的176名警察中,158人在不久前還是教師。發生這件事的甘肅會寧,是全國赫赫有名的“狀元縣”,也是一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當理想與情懷消退時,鄉村教師的堅守日益變得奢侈。

  當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降臨時,他們選擇了逃離。會寧自古文風昌盛。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會寧縣共産生了2位全省高考狀元、1000多位博士和8萬餘名大專院校學生,是全國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狀元縣”“博士之鄉”。但是,隨著學校的撤並,學生數量的大幅減少,許多被束縛在農村的教師開始迫切希望進城。

  當警局的大門向教師敞開時,教師們紛紛逃離三尺講臺,似乎也順理成章。

  報名的教師佔了一半還多

  前不久,30歲的特崗教師楊博正式告別待了5年的三尺講臺。5年前,楊博通過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成為會寧縣土高鄉中學的英語教師。2010年6月,楊博畢業于河西學院,他在大學讀的專業是英語,次月便參加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

  當年,包括會寧縣在內的43個比較困難的縣面向甘肅本地生源招聘了農村特設崗位教師3079名,聘期為3年。招聘公告上明確註明,“原則上安排特崗教師在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楊博通過了考試,並被分配到土高鄉中學擔任英語教師。這裡距會寧縣城大約105公里,在坎坷的山路上,即便是開車也需要四五個小時。

  在土高鄉中學的講臺上,楊博一待就是5年。如果沒有什麼變化,他可能在這裡幹到退休,“一眼就可以看到老”,一位在土高鄉中學任教30年的教師告訴記者。

  直到2014年11月5日,會寧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轉發了白銀市縣區公安派出所公開選拔人民警察的公告。

  這個招警公告讓楊博看到了離開農村的機會。公告上説,白銀市計劃選拔990名公安派出所警察,會寧縣招錄的最多,為270名。這是近幾年來,會寧縣公安局規模最大的一次招聘。招錄公告要求,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年齡在18周歲~35周歲、“佔用事業編制的在職財政供養人員”才有資格報考。除此之外,對報考者的身高和視力也有要求。會寧縣公安局政工監督室副主任趙一來説,全縣共有1100多人報名,其中參加考試的974人中,教師佔了一半以上。

  在這158名加入警察隊伍的教師中,楊博所在的土高鄉中學就有4人,這不是最多的。離縣城60公里的楊崖集中學有7名教師加入了警察隊伍。和他們一起加入警察隊伍的,還有河畔鎮一所小學的校長。

  默默無聞地“點燃”自己的一生

  50多歲的語文教師賀平已經在土高鄉中學教了30多年的書。在他看來,教師這個職業流動性小是像楊博這樣年輕教師逃離的原因。

  “這裡生活太不方便,如果想在中午下班之前趕到城裏,即便是自己開車,也要在早上五六時起床”。賀平説,因為待在這裡,楊博已經30歲了,還沒找到對象。

  賀平已經獲得了中級教師職稱,他每個月大約能拿到4900元錢的工資。會寧縣的一位派出所所長告訴記者,他的工資收入大約在4800元錢。

  雖然做警察會漲一些工資,但賀平認為這並不是年輕教師們逃離的主要原因。農村教師的流通渠道是僵硬且閉塞的,別説從土高鄉中學調到縣城工作,就是到離縣城近一些的、交通方便的地方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如果沒有能力,可能一輩子就要待在土高鄉中學了。賀平説,如果不是年齡超過要求了,他也會參加招警考試,“做警察不僅是威風的問題,最重要是給家人安全感”。

  如果一輩子待在教師行業裏會怎麼樣呢?2015年6月24日,會寧縣黨峴中學教師李興旺在《中國教師報》上發表了一篇《“30年榮譽證”來了》的文章。教了30多年書的李興旺,談到了自己現在面臨的問題。

  李興旺在文中説:“人們儘管嗤笑或者批判我的卑微,但我只想説,30多年的鄉村教師生涯,讓我學會了波瀾不驚。”

  改變命運不等於改變家鄉

  會寧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95%的人口是農民。在白銀市下轄的3個縣中,它的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卻排名最後。它的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低於甘肅全省平均水準,屬於“落後省份的落後地區”。記者獲得了會寧縣2007年~2013年的教育數據,從整體上來看,教師人數並無明顯波動,但學生人數在遞減。

  2007年,會寧縣初中、小學師生比例平均約為1:20.8;到了2013年,這個比例上升為1:13.3。贠守勤曾是會寧縣教委的副主任,他調研後發現,近些年會寧縣農村中小學學生數量急速萎縮,“多數農村學校的師生比例在1:5以上,甚至有的地方達到了1:1,2名老師專職教2個學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們最開始那種樸素的教書育人的情懷也慢慢消退了。“本身就沒多少個學生了,學校撤並後,農村教育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弱,優質的生源都被縣城的初中搶走了。學生的家長也願意把學習好一點兒的孩子送到城裏唸書。”一位辭職到外地打工的小學教師告訴記者。

  不過,政府官員現在正極力淡化“教師入警事件”給會寧帶來的影響,他們擔心這會讓“狀元縣”的光環蒙塵。一位政府官員對記者説,會寧縣“吃財政飯的”有12000多人,教師就有將近8000人,“從這個角度講,100多名教師去當警察也並不多”。

  只有會寧縣教育局一位退休領導表達了不滿,他説:“在教師中招警察,就像在教授中招生産隊長。”讓他不滿的是,招錄警察竟要在教師、在編的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中擇優招聘,“這不是意味著別的行業都不如警察嗎?”

  (據《南方週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