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銘記歷史 警示未來

  • 發佈時間:2015-09-06 05:38: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7月7日起,《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

  展覽以豐富的史料,展現了全民族抗戰的光輝歷史;展示了中國共産黨在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表現了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展覽自開展以來反響熱烈。

  《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主題展接待觀眾45萬人次

  據了解,截至9月4日,展覽共接待觀眾45萬人次,其中高峰日觀眾達1萬餘人次。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新聞發言人李宗遠介紹,主題展覽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立足於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抗戰,全景式展現全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各界愛國人士、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英勇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光輝歷史。

  李宗遠表示,展覽用史實説話,用事實説話,用珍貴翔實的歷史文物、照片及視頻資料,直觀形象地展現中華民族14年抗戰的光輝歷史。

  據了解,自開展以來,抗戰館已接待參觀團體超過3000個,團體觀眾總人數近19萬人。自7月8日至今,抗戰館先後組織了抗戰老戰士和老同志、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企業職工、外國駐華使節和駐華媒體、少數民族觀禮團等多個參觀專場,目前團體預約時間已排到9月底。

  截至9月4日,抗戰館接待零散觀眾總人數為25萬餘人,免費為觀眾講解1043批次,接待外賓3000余人次,網上展覽點擊量2500萬次。

  已是古稀之年的崔培魯3日來到抗戰館參觀。退休前曾在當地文化館工作的他認為,展覽史料豐富詳實,展現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戰精神,這種精神時至今日仍意義重大。

  參觀者: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截至9月4日,抗戰館共收到觀眾留言1.6萬餘條,廣大參觀者表達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共同心願。

  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北京通州區委研究室王敏留言表示,“只有銘記歷史,才能砥礪前行,只有銘記苦難,才能創造輝煌。抗戰紀念館翔實的史料、豐富的陳列、詳細的介紹,讓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那段艱苦歲月的理解和認識,我們要化對無數革命先烈和民族志士的敬仰、感恩為建設偉大祖國的強大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集聚起的強大正能量。”

  武警戰士張博遠留言説,“中國人民面對日本侵略者不畏強暴,艱苦抗戰,付出了巨大的損失和代價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抗日戰爭勝利70年後的今天,再一次站在那一幅幅珍貴的照片面前,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為抗戰勇於犧牲,奉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英雄前輩。我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牢記歷史,不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幼兒園教師郭娟這樣留言,“展覽展現的中華民族一致抵禦外敵的團結精神讓我尤為感動。我們應當傳承團結奉獻的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工作的強大動力。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要為培養祖國未來的花朵努力盡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各界捐贈抗戰文物資料850余件(套)

  記者了解到,展覽中有很多珍貴文物來自各界捐贈。比如,旅日愛國僑領陳焜旺先生捐贈的405份日本外務省整理的中國赴日勞工檔案;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遊勝華之子遊進捐贈的白求恩送給其父的手術用具等。

  展覽開展後,還有許多參觀者和各界人士主動與抗戰館聯繫,捐贈抗戰文物、資料及有關抗戰的書畫作品。截至9月4日,抗戰館已接收各類文物資料捐贈850余件(套)。

  愛國華僑魯照寧先生親赴抗戰館,捐贈報紙、期刊、宣傳冊、照片、紀念郵票、書籍等文物資料共計30余件。據了解,這些文物資料主要是二戰結束時日本投降的相關報道及美國飛虎隊的相關資料,對研究抗戰史實和豐富館藏均具有重要價值。

  8月16日,新華社和建川博物館捐贈了近期發現的駝峰空運飛機殘件。這件飛機殘件是編號為41-24688的美軍C-87型運輸機的氧氣瓶,該架飛機于1943年冬墜毀在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若果冰川海拔4100米處。

  8月20日,八路軍老戰士李振民之子李市平向抗戰館捐贈了其父保存的擁軍鞋。這雙擁軍鞋是用土布縫製,鞋底為手工納制的千層底鞋底,做工非常精細。李市平介紹,1945年6月,李振民所屬部隊剷除了日偽軍的一個據點,取得了不小的勝利。當地百姓們掀起了擁軍的熱潮,用小車推著牛羊肉和鞋子來慰問,這雙鞋就是其中的一雙。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界人士捐贈的歷經戰火洗禮的抗戰文物,以及各類珍貴資料,對於抗戰史研究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文/林苗苗 孫 琪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