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兵方陣第1車第1排第1座是102歲江蘇老英雄陳廷儒

  • 發佈時間:2015-09-03 08:49: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今天勝利日大閱兵中亮相的抗戰老兵方隊,平均年齡高達90歲,而這其中有位最年長的老兵,來自蘇州軍分區第五幹休所的正師職離休幹部陳廷儒,今年已經102歲了。記者獲悉,陳老在老兵方陣的位置是第一車、第一排、第一座。

  參加閱兵的幕後故事

  作為最年長的參閱老兵,陳廷儒精神飽滿,神態安詳,思路清晰,談笑風生,行動自如。這樣一位百歲高齡卻康健的老人,在選拔和參加閱兵演練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百歲人瑞行動自如,考核組都驚嘆

  今年6月3日上午,陳廷儒家中來了一撥特殊的客人——解放軍總部相關部門的領導。一行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望並考核被推薦參加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的抗戰老兵代表初步人選。

  陳廷儒以102歲高齡被層層推薦至總部,他的身體健康狀況究竟有多好?這個問號想必一直盤旋在考核組同志的腦海中。

  知道上級來人看望,陳老提前步行到離家門50多米的馬路邊迎候,步履穩健,謝絕攙扶。到家後,寒暄拉家常,談笑風生,聲音洪亮,思維敏捷,思路清晰。他最近剛剛為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而創作的書法作品,拿出來贈予來賓,更是博得滿堂喝彩。

  考核組的同志不由得連連驚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這是一名102歲的老人。看上去也就像是80多歲的樣子啊!”

  再後來,大家都知道了,百里挑一,陳老成為最年長的參閱老兵。

  早就到京準備,登車排練坐“首位”

  8月20日,陳老在親屬和幹休所軍醫的陪護下,乘高鐵赴北京報到。入住酒店後,醫療護理專家們就忙碌起來,為陳老做全面細緻的體檢,並安排陳老到定點醫院進行康復療養。8月26日,經過保健專家評估,陳老身體健康情況一切良好,准許歸隊,為大閱兵活動的最終到來作進一步準備。

  8月27日,陳老已經換上專門定制的、嶄新的新四軍軍服,與參閱新四軍老戰士一起參加集體活動。活動中,陳老居然遇到了同屬新四軍三師的3位老戰友。

  因為是最年長的百歲老兵,陳老成了“明星”中的“明星”,請求籤名合影的人太多,保健醫生不得不在陳老的房門貼上“請勿打擾、敬請自覺”的提示,確保陳老能夠有充沛的精力參加紀念日大閱兵系列活動。

  8月28日,陳老開始參加閱兵登車排練。陪同親屬告訴記者,陳老被安排在老兵方陣第一車、第一排、第一座。昨天,記者從蘇州軍分區得到最新資訊確認,陳老在閱兵方陣中的排座不變。

  很多讀者一定會問——

  百歲康健,陳老的秘訣是什麼

  陳老年輕時就愛好跑步,加之南征北戰,不僅練就了好腳板,也練就了好體質。中年以後習慣長途散步,有時與子女一道到市郊遠足,更加拉長了健康的保持期;老年後則堅持每天散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陳老樂觀開朗心態非常好。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都深有感觸,陳老很有修養,心情平和,知足常樂;他想得開,放得下,不論遇上什麼大事、急事,從容不迫,冷靜應付。他自己也經常説:“我長壽的秘訣是可喜不大喜,可憂不大憂。” 原標題:老兵方陣第1車第1排第1座是102歲江蘇老英雄陳廷儒

  老英雄的抗戰故事

  作為最年長的參閱抗戰老兵,陳老如何走上抗日之路,期間又發生了哪些刻骨銘心的傷痛?赴京之前,陳老向揚子晚報記者講述了他的抗戰故事——

  家鄉淪陷,小學校長毅然加入遊擊隊

  1914年1月,陳廷儒出生在蘇北漣水縣胡集區姜垛村一戶貧苦農民家裏,父親早逝,從小被過繼給伯父當兒子。1933年順利考入省立運河鄉村師範學校學習,後畢業分配到胡集小學任校長。可惜當校長時間不長,日本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9年初春,漣水縣城淪陷。學生們跟著家長逃難,陳廷儒也沒書可教了。

  這個時候,在漣東地區出現了一支抗日遊擊隊。這是一支30人的抗日武裝隊伍。後來陳廷儒才知道,這支隊伍是共産黨領導下的獨立抗日中隊,主要任務是在敵佔區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組織群眾抗日。陳廷儒受到很大觸動。

  陳廷儒毅然決定參加黨的抗日武裝組織,並且因為文化程度較高,很快成長為抗日宣傳的骨幹。

  回憶起那段搞地下抗日宣傳的經歷,陳老神采飛揚,“我們一般是晚上運動到一個村,先派崗哨把村子的所有進出路口封住,只許進人、不許出人,以防走漏風聲遭到敵人偷襲。”

  成鬼子重點報復目標,親人被殘害

  1940年,新四軍三師黃克誠部來到蘇北,領導敵後抗日鬥爭。漣東抗日遊擊隊也發展壯大起來,很快達到300多人的規模,在漣水地區有了較大的影響。陳廷儒成長為基幹隊長、中隊長、總隊七連連長。1942年,陳廷儒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不久,他被任命為李集區區委書記兼區長。

  有幾次,日寇下鄉掃蕩,都把陳廷儒所在村作為重點清掃對象。1943年春天,一天早上,陳廷儒因公事沒在村裏。日偽軍200多人悄悄摸進村子,直撲陳廷儒家中,伯父被敵人當場殘忍殺害。得到消息的陳廷儒無比傷心,想起伯父對自己親如父親,他再也忍不住放聲慟哭……

  解放後,事業愛情雙豐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由於當時農村資訊閉塞,陳廷儒他們過了幾天才得到消息。“大夥兒特別開心,雖然條件有限沒有搞隆重的慶祝儀式,但想起一路走來,冒著槍林彈雨,犧牲無數先烈,最終取得了勝利,高興啊!”

  解放後,陳廷儒在福州軍區政治部機關工作,期間,聰慧美麗的蘇州姑娘、女幹部程璧珍與陳廷儒相識相知相戀。後來他們結婚、生子。1981年,陳廷儒離休,與夫人一起回到蘇州。他們一個酷愛書法,一個喜愛畫畫;琴瑟和諧,夫唱婦隨,安享晚年。 原標題:老兵方陣第1車第1排第1座是102歲江蘇老英雄陳廷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