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超市冷鮮禽購銷兩旺漸入正軌農貿市場卻不待見,殺白禽乘機“上位”

  • 發佈時間:2015-08-31 05:42:19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省設區市主城區永久性關閉活禽市場已經一年多了

  冷鮮禽有沒有打開市場,消費者願意買賬嗎?

  早報記者近日在杭城農貿市場、大型商超作了一番調查——

  超市冷鮮禽購銷兩旺漸入正軌

  農貿市場卻不待見,殺白禽乘機“上位”

  □本報記者 洪慧敏 文/攝

  自去年7月1日起,我省設區市主城區永久性關閉活禽市場;去年10月1日起,全省實施《冷鮮禽加工經營衛生規範DB33/3003-2014》,這份強制性地方標準要求冷鮮禽銷售時要摘除內臟“凈膛”上市。轉眼已過了一年,杭城的冷鮮禽消費市場情況如何?

  連日來,記者調查了多家超市、農貿市場、協會和相關部門,發現冷鮮禽在杭城上演了“冰火”兩重天的“怪劇”——

  “火”——在杭城一些超市,冷鮮禽銷售趨好,且相對比較規範。“冷鮮禽成了我們超市新的業務增長點。最近幾個月來,冷鮮禽的銷售額增長幅度都達到15%以上。”杭州聯華華商集團生鮮採購配送中心肉品組的禽類採購廖旭等人告訴記者。

  “冰”——在農貿市場,真正的冷鮮禽卻頻頻遇冷,帶內臟的滿膛殺白禽則幾乎“獨霸”天下。大約兩個月前,一直堅持做凈膛和真空包裝的“申浙家禽”無奈關閉了其位於萬壽亭農貿市場的直銷點。

  “(農貿市場在售)幾乎100%是滿膛的殺白禽,凈膛即便有,量也是很少的。”杭州市農貿市場行業協會秘書長許柏齡,語氣肯定地告訴記者。

  現場走訪:“冷鮮禽”經營比較規範,賣的都是“凈膛”貨

  昨天,杭州天城路聯華超市的冷鮮禽櫃檯前。“好久沒吃了,買只雞吧。”一位年輕女子對男伴説。很快,一包打好價碼的雞從冷藏櫃裏拿走,放進了購物車內。

  幾分鐘後,一位中年女子走近冷藏櫃,挑選了一隻20多元一斤的老母雞,讓售貨員上秤。

  “怎麼沒有雞肝、雞肫……?”售貨員指著放在對面冷櫃上的雞內臟,對女子説,“要買你去那裏看看。”

  記者仔細察看冷藏櫃,裏面幾十隻冷鮮雞鴨全部挖掉了內臟,腳上佩戴著藍色的腳環。

  “它們都有檢疫證的,是很正規的冷鮮禽。”售貨員小錢告訴記者,超市裏的冷鮮雞鴨全部是“凈膛”的,如果顧客想買滿膛的,就要到農貿市場去。

  記者又隨機走訪了位於江幹區的另一家大型超市,發現其所銷售的冷鮮禽也大都是“凈膛”上市。

  在這家超市,一位中年男子正往購物車裏放一袋冷鮮雞,見記者上前採訪,他笑了笑説:“我喜歡到超市裏買冷鮮雞。超市裏溫度低,又放在冷櫃裏,心裏感覺稍稍好一點吧。”

  超市

  調查:銷售額年增長16%,冷鮮禽成了新的增長點

  “冷鮮禽成了我們超市新的增長點。最近幾個月,冷鮮禽的月銷售額增長幅度都達到15%以上。”杭州聯華華商集團生鮮採購配送中心肉品組的禽類採購員廖旭告訴記者,聯華超市浙江所有門店售賣的冷鮮禽全部是“凈膛”的。

  廖旭翻出了一組數據,7月26日-8月25日,聯華超市浙江所有門店銷售了約130噸冷鮮禽,較去年同期增長20%;冷鮮禽的銷售額約430萬元,跟去年同比增長約16%;如果從環比看,最近幾個月,該超市冷鮮禽的銷售額增長幅度也都在15%以上。

  從聯華超市的數據不難看出,杭城的消費者正逐步在接受冷鮮禽。

  那麼,來超市購買冷鮮禽的又是哪些人?“購買冷鮮禽的顧客中,70%左右是45歲以下的顧客。”廖旭脫口而出。原來,今年6月,聯華超市曾對其會員卡持有消費者做過一個不完全的調查。

  從調查數據看,“冷鮮禽消費的商圈區域性很明顯。打個比方,位於主城區比較熱鬧、人口密集的門店,往往賣得比較好;而在郊區或者可以買到活禽的地方,冷鮮禽就賣得比較差。比如在建德部分地區仍在偷偷售賣活禽,聯華超市在該區域連冷鮮禽都不賣了,乾脆撤銷了專櫃。”廖旭告訴記者。

  過完了“七月半”,接下來還有好幾個節,廖旭對未來一個月的冷鮮禽銷售更加有信心,“估計9月,冷鮮禽的銷售額增長可能達到20%左右。”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不同的超市,冷鮮禽生意也冷暖不一。在另一家超市的冷鮮櫃內,到了晚上七八點鐘,剩下幾十隻冷鮮雞鴨還沒賣出去。

  杭州益鮮源食品有限公司目前為聯華、物美等杭城大約60多家超市提供冷鮮禽。

  “進入8月份,我們一天在杭城的冷鮮禽銷售量達到五六千隻,跟去年同比增長30-40%。”杭州益鮮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鄭海鵬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商超處於冷鮮禽消費的穩定階段。”

  鄭海鵬説,早在幾年前,公司就在著手佈局商超的冷鮮禽銷售點。“從目前看,冷鮮禽的毛利有12%-13%,包括去掉商場、人工、運輸等費用,我們賺得並不多,現在還都處於走量推廣階段。”

  與鄭海鵬一樣,另幾家商超冷鮮禽直供企業的負責人,對杭城冷鮮禽的市場普遍比較看好。

  農貿市場

  現場走訪:有顧客買,攤主才會現場“開膛”

  不過,在杭城的一些農貿市場,“冷鮮禽”的情況卻是另一副樣子。

  前天傍晚,記者進入下沙的高沙農貿市場。只見3個禽類攤位,只有一家在營業。

  這家在營業的銷售點門口,擺放了一個冷櫃。冷櫃內擺放著好幾隻殺好脫毛的雞鴨,但是不少都沒有剖開肚子。

  這時,一名顧客進來選購,挑好雞後,攤販拿出雞,放在案板上現場剖肚,挖掉內臟。

  “生意很一般。”閒下來,攤販告訴記者,因為生意不大好,3家經營戶互相一商量,到了傍晚其他兩家先早早關門,剩下一家賣“殺白禽”,這樣每天各家輪流著。

  記者湊近看,雖然菜場的禽類攤位有冷藏櫃,但冷藏櫃裏的溫度打得不是很低,打開櫃子也沒見白色的冷氣。有個別沒有剖肚子的殺白禽,聞起來已有股怪怪的氣味。記者用手戳了一下,雞肉表皮軟塌塌的,雞的腳上也沒有看到佩戴藍色的檢疫“腳環”。

  隔天,記者又去了位於市中心的萬壽亭農貿市場。這裡目前共有4家禽類經營戶。禽類攤位上,絕大部分擺放的也是滿膛的殺白禽。和高沙農貿市場一樣,當有顧客購買挑好時,經營戶才會現場剖開殺白禽的肚子。

  可能是地理位置好的緣故,在萬壽亭農貿市場,沒有“凈膛”的殺白禽,現在每天的銷量還是很不錯的。“好的攤位一天要賣七八十隻,這還不算送出去(給酒店)的量。”萬壽亭農貿市場總經理吳偉民對記者説。

  杭州市農業局:杭州人每天吃掉近2萬隻冷鮮禽

  在記者這次調查中,不少業內人士直言,“殺白禽的宰殺有漏洞,運輸、陳列不規範,因為隱蔽性大,萬一發生疫情,危害性不亞於活禽銷售。嚴格意義上的冷鮮禽銷量又不盡如人意,還需政府加強宣傳引導,同時加強監管。”

  8月28日傍晚,杭州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嚴格意義上,‘殺白禽’銷售是不允許的。如果是沒有凈膛的殺白禽,我們是不會給它簽發檢疫證的,當然它們也不可能佩戴藍色的檢疫腳標。”

  不過,這位相關負責人話峰一轉,“但是現在是初級階段,可能還有個幾年的過渡期。市民接受(冷鮮禽)是要有一個過程。如果一下子按照這個標準執行,杭州乃至全省是做不到的。”

  那麼,截至目前,杭城每天約有多少冷鮮禽上市?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框算下來杭州市場上每天大約有1.5萬隻至2萬隻的冷鮮禽”。

  相關部門

  調查:農貿市場多數還是殺白禽的“天下”

  冷鮮禽在杭城農貿市場“遇冷”,杭州市農貿市場行業協會秘書長許柏齡早就預料到了。

  他先給記者普及了一下知識。“‘殺白禽’不是冷鮮禽。‘殺白禽’是沒有經過冷處理的,殺白就是宰殺→熱水浸燙→退毛→裝筐的過程。”

  杭州市農貿市場行業協會吳會長也承認,“目前在杭城150余家農貿市場售賣的所謂‘冷鮮禽’,實際上,幾乎百分百是滿膛的‘殺白禽’,凈膛的就算有,量也是很少的”。

  為什麼冷鮮禽在一些超市裏賣得不錯,而在杭城大部分的農貿市場裏,卻被沒有“凈膛”的殺白禽所替代?對此,許柏齡認為,“超市的冷鮮櫃設施比較好,又整天打著空調。在暑熱天氣下,老百姓自然更願意相信超市的冷鮮櫃。”

  而在農貿市場,為什麼“申浙”等公司凈膛的“冷鮮禽”卻紛紛遇冷?專業人士分析認為,主要還是老百姓的消費習慣。“一些買菜的大媽到菜場,看到有些殺白禽的屁股上還留著毛毛,就比較相信,覺得新鮮。實際上,滿膛的殺白禽體內留著糞便、內臟等,從食品安全形度來講,肯定是不及冷鮮禽的。”

  “申浙”萬壽亭農貿市場悄然撤櫃

  記者又在萬壽亭農貿市場轉了一圈,正準備離開時,突然想起來,竟然一直沒有找到“申浙家禽”的直銷點。

  去年6月18日,作為杭城定點屠宰企業之一的杭州申浙家禽有限公司,在萬壽亭農貿市場內開出首家冷鮮禽直銷點,率先在農貿市場試水售賣“真正的冷鮮禽”。

  “申浙已經走掉約2個月了。”吳偉民見記者疑惑,道出了緣由:“申浙又是搞‘凈膛’又是搞真空包裝,但是老百姓還是不大能接受這種非常規範的‘冷鮮禽’,杭州人還是喜歡這種殺白的(雞鴨)。”

  為何做冷鮮禽的專業戶會退出萬壽亭農貿市場?杭州申浙家禽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國興接到記者電話後,大倒苦水,“我們(申浙)一直以來就想讓老百姓在農貿市場能吃到真正的冷鮮禽。運作下來發覺靠一兩家企業來改變老百姓對家禽消費的習慣,實在有點力不從心。等市場消費等各方面的時機成熟了,我們再大力進軍冷鮮禽的銷售市場吧”。

  記者了解到,目前,“申浙家禽”仍然以自己傳統的禽類分割産品為主營方向。但對於冷鮮禽市場,“申浙”一直不想放棄,準備未來再次挑戰。

  “大概下個月,我們會把分割産品的冷鮮品投放市場,看看效果。”昨晚,陳國興給記者打來電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