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農田到餐桌,讓科技服務更接地氣

  • 發佈時間:2015-08-27 01:30: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建榮 通訊員 蔡萬濤

  他們的舞臺很小,除了實驗室,就是示範基地、綜合實驗站。

  他們的舞臺很大,現代都市農業的蓬勃發展,他們功不可沒。

  一次次關鍵技術的突破,不僅給都市帶來了優質安全的農産品,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更給廣大從事農業生産的勞動者帶來了滿滿的收益。

  鄒國元:將科研做到田間地頭

  在京郊的很多農戶眼裏,北京農科院植保所副所長鄒國元是個“雜家”,不管是基質育苗的問題還是果園肥水的問題,只要找到他都能得到滿意的答案。

  在記者跟隨其到大興區留民營村的路上,不時有人叫他“鄒組長”,細問之下才知道鄒國元還是北京農科院大興區農業科技綜合服務試驗站的首席專家。“這個項目組從2012年至今已經3年了,集中了院裏植保、林果、蔬菜、土肥等領域的10多個專家,為農民提供整合式的服務。”

  留民營村是京郊蔬菜和果園種植最為集中的地方,被稱為中國生態迴圈農業的“標桿”,沼氣工程做得好,但沼液處理與利用一直是個難點,原先農民將沼液用罐車直接拉到菜地裏澆灌,不僅效果不理想,還散發著臭味。

  經過鄒國元及其團隊的全力攻關,全國第一套沼液分離過濾滴灌系統在留民營村建成,這套系統通過管道將沼液過濾後引灌入土地,在國內率先實現了作物有機種植條件下的滴灌施肥,解決了沼液滴灌易堵塞的世界性難題。

  “生産實踐中,農民所遇到的問題往往是綜合性的,還有可能是跨界的,但你不能説你是研究土肥的,就不了解植保,研究葉菜的,就不了解果菜。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跨界反而促進了創新。”正是對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研究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使鄒國元找到了搞科研的捷徑即抓住社會需求和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去搞研究。

  從育苗基質的開發與應用到沼液滴灌施肥技術;從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到以緩控釋肥料為核心的環境友好型肥料技術攻關與轉化……鄒國元的研究始終沒有偏離服務農民這個大方向。

  在鄒國元的心裏始終裝著一把尺子,“儘管值得研究和突破的方向有很多,但他只選老百姓最能看得見、抓得著的去做。”

  胡紅霞:讓鱘魚“遊入”百姓家中

  旁觀北京農科院水産所生物技術與育種室主任胡紅霞給鱘魚做“剖腹産”,不得不佩服她的精巧細緻,只見鉗動線走,不一會兒一台手術做完了。

  鱘魚,一種大型經濟魚類,除我們熟知的中華鱘外,還有二十五六個品種,可食用,還能生産魚子醬,近年來又發現有重要的藥用價值……提起鱘魚胡紅霞打開了話匣子。

  “剛開始嘗試鱘魚人工繁殖時,因為不辨雌雄,沒少損失魚卵,而當時魚場僅剩20余尾西伯利亞鱘魚親魚。”從模擬環境到研究鱘魚的性腺發育、繁殖內分泌機理,再到採用生理誘導、藥物包埋等創新生物技術,胡紅霞帶領的團隊在國內首次突破了西伯利亞鱘的全人工繁殖,中國的養殖戶也因此結束了從國外進口魚苗的歷史。

  但胡紅霞清楚的知道,養的活僅僅算是鱘魚養殖的起步,要實現規模化人工繁殖路途尚遠。

  “有兩個問題必須要解決:一是怎麼能讓人工養殖的親魚性腺發育加快,能夠早日成熟繁殖?二是鱘魚一般在春季繁殖,一年一季,能不能反季節甚至全週年都可以繁殖?”在胡紅霞眼裏,難題就是命令,而她就是一名衝鋒的“戰士”。

  先是成功探索出了人工養殖條件下鱘魚生殖調控技術,解決了規模化提供苗種問題,緊接著又攻克了鱘魚週年全人工繁殖的難題,“鱘魚專家”成了養殖戶對她的昵稱。

  在胡紅霞看來,這個稱號是肯定更是期待。“如果中國就少數幾個人會養鱘魚,我們的研究就失去了意義,沒有進入百姓家中的鱘魚仍然是‘王謝堂前燕’”。

  “技術無償推廣,老百姓掙錢了,産業擴大了,又産生新問題,立項再研究,再推廣再發展。” 胡紅霞盤算的是一筆科研—産業化—科研良性迴圈的大賬。

  短短的十餘年,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鱘魚産量大國,産業的熱潮再一次將胡紅霞推向下一個“戰場”,即在推廣和完善鱘魚全人工繁養殖技術的同時,針對鱘魚早期性別鑒定和全雌育種展開科研攻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