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艷陽天的一扇窗是可用電源

  • 發佈時間:2015-08-27 01:30:3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華 淩

  艷陽天把任何一扇窗戶變成可用的電源,這並非突發奇想,採用量子點的發光太陽能聚光器技術已把這種想法變成了現實。

  是窗戶,亦是電源

  發光太陽能聚光器(LSC)是一項新興的捕獲陽光的技術,有可能顛覆我們對能源的思考和利用方式。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與義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等單位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奈米技術》雜誌上發表了以《採用無重金屬膠體狀量子點的高效大面積無色發光太陽能聚光器》為題的研究成果。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首席研究員維克多·克裏莫夫説:“在這種新的設備中,通過窗戶的一部分透射光被分散在玻璃窗上的奈米粒子(半導體量子點)吸收,然後重新發射出人的肉眼看不見的紅外波長,這些波被引導到窗戶邊上的太陽能電池上。”使用這種設計,艷陽天裏一扇幾乎透明的窗戶即會成為一個發電機,可以在大熱天為空調提供電力,或者在寒冬給房間裏的熱水器供電。

  既無色,也無毒

  2014年4月,這個合作研究團隊從理論上證明,應用的複合量子點設備不適合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因為它們是基於有毒的重金屬鎘製成,並且只能夠吸收一小部分的太陽能,這導致了有限的捕光效率,並使集中器上會有深黃色或紅色痕跡。

  在描述這個新興的研究時,比可卡大學材料科學系物理學教授弗朗西斯科指出:“為了讓這個技術儘快從實驗室走出來,到可持續性建築中充分發揮潛力,就必須實現能夠捕獲整個太陽光譜的無毒聚光器。”

  於是,研究人員更新方法來解決著色的問題。克裏莫夫解釋説:“新的設備使用了一個複雜的組合物,通常被簡稱為CISeS,包括銅(Cu)、銦(In)、硒(Se)和硫(S)。重要的是,這些粒子不含任何有毒的金屬。

  他強調,CISeS的量子點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太陽光譜覆蓋面,從而增加了具有中性色調的窗戶,顏色也沒有任何失真感。此外,它們發射的近紅外光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非常適合最常見的基於硅的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成本低

  這項成果的一個關鍵優勢,是在程式上完全可以與用於裝配高品質聚合物窗戶的電池鑄造的工業方法相媲美。在製造過程中,需要把量子點封裝在一個高光學品質的透明聚合物基體內。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交叉結合的聚十二基異丁烯酸鹽,其屬於丙烯酸酯類聚合物,它的長側鏈可防止量子點的凝聚,並給它們提供“友好”的環境,以允許其封裝到聚合物上而保持量子點光散發的高效特性。

  弗朗西斯科説:“我們仍然要保持傳輸制導發光的關鍵能力,並且沒有吸收的損耗,以彌補與真正窗戶尺寸相容的高光電效率。而審美因素對於一項新興技術的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以前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工作的博士後、目前量子點領域的企業家(UbiQD創始人和總裁)亨特·麥克丹尼爾補充説:“剩下的工作是解決降低成本的問題,現在這種材料製造量子點比之前的材料要便宜多了。我們用一類新的低成本、低風險的量子點組成混合物CISeS,克服了對這種技術進行商業部署的一些最大的路障。”

  既節能,又環保

  義大利研究團隊首席研究員塞爾吉奧·布羅維尼説:“對這種量子點太陽能窗戶技術,我們只在一年前展示了其可行性,而目前在現實中,中短期內便可以轉移到産業中,不僅允許我們把屋頂轉變為太陽能發電機,還會改變到城市整體的建築風格,包括窗戶。”

  他説:“對於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這是特別重要的,要想收集建築需要的所有能源,屋頂還是太小了。”該研究團隊估計,用此項技術取代摩天大樓不具有電源功能的玻璃,如紐約世界貿易中心(把7.2萬平方米分為1.2萬扇窗戶),這將有可能生成相當於超過350套公寓所需要的能源。

  布羅維尼説:“這樣的量子點發光太陽能聚光器本身還能夠節能,其過濾效果可以減少空調所需要的電力,降低室外陽光照進屋內造成的增溫。由此,這項技術能潛在地促使城市朝向零能耗的環保目標邁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