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首先是“願做”才能談“做好”
- 發佈時間:2015-08-22 15:31:06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易蓉 實習生 朱穎斐
人物簡介
趙曉雷,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院長,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曾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兼任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研究基地趙曉雷工作室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家嘴(上海)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委員。
專業研究領域:理論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城市經濟規劃及城市群經濟。
8月22日,趙曉雷帶著《贏在自貿區2》和《勝在自貿區》兩部新著,在2015上海書展上與讀者見面互動。去年5月,他關於上海自貿區的權威解讀讀本《贏在自貿區》出版後迎來好評,曾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大眾好書榜”第二位。在這本書中,趙曉雷堅持了專業性,同時在學術的基礎上增加專業科普內容。“這本書的讀者群定位在政府部門官員、高級管理者、企業家、高校研究者,再加上一些大學生,兼顧了各個層面,的確取得很好的效果。”不過,趙曉雷認為,不同於一些理論研究,自貿區研究應該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隨著自貿區的發展、政策環境等變化又會有新的研究。因此,在此基礎上《贏在自貿區2》問世了,結合了今年上海自貿區的擴區、粵津閩地區新增自貿區等新形勢及各地調研和座談獲取的第一手資訊,討論經濟新常態下的營商環境和産業機遇,他希望將最新的研究所得與讀者和決策者分享。
而《勝在自貿區》則更像是一本論文合集,收錄了趙曉雷及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從更專業的角度講述自貿區的擴大與深化。這本書面對的是更專業的讀者群,主要面對政府部門和管理幹部,現已成為北京2015年的重點圖書。對未來的出版計劃,趙曉雷也有自己的想法,“明年還想計劃出一部《名家論自貿區》。不僅僅是我和我的團隊,我會聯絡全國各地的一線學者,集結他們關於自貿區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將決策研究的視角投向自貿區
夏日午後,秋蟬的鳴叫聲此起彼伏,暑期中的上海財大校園格外靜謐。不過,對趙曉雷來説,卻幾乎沒有假期可言,不是到學校紅瓦樓裏的研究院處理事務,就是奔忙於自貿區的調研或論壇。説起與自貿區的結緣之初,趙曉雷説那是“適逢其時”。上海自貿區成立後,作為“服務上海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之一,上海財大成立自貿區研究院,學校決定趙曉雷擔任院長一職。就這樣,趙曉雷將決策諮詢研究的視角轉向了自貿區,並集結各路專家和團隊,風風火火地開展了研究工作。
研究院成立時間不長,卻成果豐碩,交出不少好成績。趙曉雷坦言,“願做”是最關鍵的,“其實現有的高校評價體制下,決策諮詢研究並不佔優勢,甚至不在評價體系內。比如自貿區第三方評估是多麼重要的工作,我們不能因為不在評價體系中就不做啊!”他指出,這類研究需要持續跟蹤,需要改變既有的研究套路,並不是每個學者都願意長期做。所以首先是要“願做”,才談得上“做好”。
此外,決策諮詢研究是工作量龐大的田野作業,涉及金融、貿易、管理等很多專業領域的知識,需要一個多學科的綜合團隊共同努力。“我們團隊的主要工作就是大量調研和座談。最繁忙時,曾同時派出了四個小組參與不同的調研和企業座談,而後將所有的錄音資料及記錄資料整理出來,作為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在中國,自貿區不是3年5年的事情,而是長期的,是要持續做下去的。自貿區園區全球有2000多家,中國只有幾家,這才剛剛開始。”趙曉雷説,“自貿區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節點,這也是將我的學術研究和中國經濟結合的一個節點。”
對接“一帶一路”核心是金融創新
當下,四大自貿區的建立、“一帶一路”戰略以及亞投行的建立等共同構成了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從現在的資訊分析,趙曉雷認為,“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將圍繞互聯互通規劃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項目,設計鐵路、公路、能源、資訊、産業園區等,這些項目主要分佈在亞歐大陸。而金融方面的重大佈局是2014年10月中國倡導啟動的亞投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亞投行的使命不單單是地區性的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而是建立一個以人民幣為主要貨幣的新的全球發行中心。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自貿區要以國際金融制度創新為切入口,積極與“一帶一路”戰略對接,為亞投行的運營提供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擔起引領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的重任,推動全球金融格局變革。“這是上海有條件做的最核心和最有技術含量的事。”
雖然中國現在已經是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會員國,5大國有銀行也加入了這一全球支付系統,開通了SWIFT網路系統,但是開發獨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仍然被中國人民銀行提上了議事日程。趙曉雷強調,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並不是對SWIFT的替代,而是為了滿足人民幣國際化的需求,以及為了保證中國的金融數據安全而設計的一種選擇性安排。2015年,人民幣已成為全世界使用率排第五位的支付貨幣。隨著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驗的推進以及跨境人民幣業務各項政策措施的推出,跨境人民幣業務不斷增長,對支付結算等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勢下,現有的以清算行為主要渠道的清算模式將不可持續,該模式的跨境人民幣清算支付業務、境外人民幣回流機制和離岸人民幣存款定價基礎等功能將被CIPS所取代。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營運要有相應的金融制度及技術條件支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特別是自貿試驗區所實施的FT賬戶及分賬核算體系、人民幣雙向資金池、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制度等制度創新,可以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落戶上海提供有效的制度、技術支援。上海有望在2015年成為人民幣全球迴圈支付和交易中心。
應當爭取亞投行營運總部進駐
當提及亞投行的運營對上海自貿區的影響時,趙曉雷強調,上海自貿區應當爭取亞投行營運總部或支付中心進駐。目前,由於清算渠道分割,渠道之間通聯性較弱,人民幣跨境流動的通道狹窄,根本上制約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快速推進。亞投行對亞洲的基礎設施貸款中,如果人民幣佔融資的較大份額,將會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有效推動力。因此,必須要有便捷、高效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以及將離岸人民幣和境內人民幣市場順暢聯通的渠道。這就要求將亞投行的營運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及境內人民幣資本市場打通,使亞投行成為以人民幣為主要貨幣的全球發行中心。
這其中有很多機遇和可供創新的地方。他特別提到,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的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是集團企業層面較為自由的人民幣跨境自由流動渠道,沒有明確的額度限制。今年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佈《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境外融資與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細則》,適用於擴區後的上海自貿區全域。這一新政的核心點是在上海率先建立資本賬戶可兌換的路徑和管理方式。在路徑上,全面開放本、外幣境外融資,將本、外幣跨境融資納入統一的制度框架內,上海金融市場實現與國際市場雙向開放。在管理方式上,依託自由貿易賬戶管理系統,採用風險轉換因子等現代管理工具,確保金融安全。
趙曉雷還建議,上海可以在充分試驗、風險可控的條件下將FT賬戶系統的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逐步整合聯通,使人民幣跨境流動從額度監管模式轉換到制度監管模式,並使其從經常項目及直接投資類拓展到資本項目。通過以上的制度創新和技術操作,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成為跨境人民幣清算支付、境外人民幣回流、離岸在岸人民幣的聯通、雙向開放的國際金融市場的主渠道,並支援亞投行成為以人民幣為主要貨幣的全球發行中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