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能源汽車:一場消費觀念與技術革命的較量

  • 發佈時間:2015-08-21 09:30:4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是一場消費觀念與技術革命的較量。

  新能源汽車自從面世以來,在國際上發展迅猛,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美國、日本、中國三大新能源汽車巨頭都在用補貼政策代替市場行為,即便這樣,消費者仍然難以改變對傳統汽車的依賴,這將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

  政策不斷加碼

  從財政補貼、免征購置稅到不限行、不限購,中國一直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一開始就被貼上了環保標簽的新能源汽車有著明顯的區域發展特徵。從2013-2015年,中國在88個城市重點推廣新能源汽車,從圖的分佈中可以看出,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中東部空氣品質較差的區域。

  據資料顯示,機動車、工業生産、燃煤、揚塵等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主要污染來源,約佔85%-90%。其中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

  在北京,今年6月1日起,純電動汽車不限行,同時,北京市政府即將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對進口純電動汽車搖號政策鬆綁。上海市為了鼓勵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除了對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免費發放牌照,還將實行國家、上海和區級三重疊加補貼新政策。

  另一方面,對於進口新能源汽車,美國新能源車特斯拉已經被廣州、杭州、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列入新能源汽車補貼名單。據媒體報道,特斯拉等車企正在與北京市有關部門積極接觸,進口電動汽車近期有望獲得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車牌照。放行特斯拉僅僅是個開始,我們看到的,是正在升溫的新能源車市場。

  一邊是頻頻推出優惠政策,一邊是積極制定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準。據統計,中國相關部門已經發佈了75項相關標準,充電標準20項,整車標準20項,通用性的8項,儲能裝置11項,電機5項,基本滿足車型推向市場的需求。

  盈利成為困難

  政策頻頻利好,大勢所趨之下,新能源汽車企業豈能按兵不動。在經歷2009-2014年的導入期之後,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進入全面提速階段。

  今年前4個月,新能源汽車已累計生産3.44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上市公司更是競相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或者直接參股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成立並購基金、設立子公司等形式,介入或擴張新能源汽車業務。在最近幾乎所有券商機構的策略報告中,新能源汽車都是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

  據統計,自5月份以來,已經有比亞迪曙光股份力帆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通過各種形式擴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投資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鋰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施等。根據匯總,5月份以來上市公司通過定增募集資金,以及通過自有資金投資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資金總規模超過270億元。

  汽車企業都想在新能源汽車這個市場佔領先機,但消費者對此似乎並不買賬,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卻並不樂觀。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4萬輛,全年汽車累計銷量達2300萬輛。

  新能源汽車售價總體偏高,是目前很多消費者不願意購買的原因之一,顧慮最多的還是充電問題及電池使用壽命等帶來的諸多不便。

  目前市場上的充換電站,多為電網公司投資運營。當時國家電網希望未來實現充電站專營,成為最大的交通能源供應商,甚至有業內專家預測,未來充電站的盈利速度堪比印鈔機,擁有渠道優勢的中石化也加入到充電站建設的陣營。幾年過去了,充電站並沒有給運營企業帶來預期的收益,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大量充電樁閒置荒廢。

  去年,國家電網宣佈支援社會資本參與慢充、快充等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但結果汽車整車企業似乎並沒有太多動力去涉足這個投資領域。

  “整車企業只掌握核心技術和生産線,其他零部件都有專業的供應商,充電設施並沒有太多科技含量,和整車構造配合度低,不像整車和發動機那樣關係緊密,所以目前不會投資做這件事。”一位上汽項目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

  電動車市場銷量也的確還未達到能夠讓充電樁盈利的規模,在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投資者很難迅速投入充換電設施領域,而充電樁的發展艱難又反過來成為制約電動車發展的最大瓶頸,惡性迴圈。

  然而從國際市場上看,並不是所有整車企業都無意投資運營充電站。日本四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日産、本田和三菱公司,以及日本發展銀行,共同籌資聯合成立Nippon充電服務公司,日本全國範圍內推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此舉被稱作充電樁革命,因為這些充電樁將被安裝在高速公路沿線、便利店以及其他合適的區域,電動車主可以隨時隨地充電,放心地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不能快速“回報”是必然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早在1834年在美國誕生,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和政策支援上,美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美國的電動車規劃最早由總統奧巴馬于2008年競選時提出,並於2009年正式啟動。當時,奧巴馬政府推出一系列補貼、減稅等優惠政策,支援插電式混合電動車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大力推動汽車向“低能耗”的方向發展。

  2010年4月1日,奧巴馬政府頒布了第一個全國性汽車燃油能耗和排放新標準:2012年到2016年,所有在美生産的轎車和輕型卡車必須達到每加侖(1加侖約合3.79升)汽油行駛35.5英里(約合56.8公里)的平均油耗標準,比現行每加侖25英里的標準提高了42%。

  對於新標準,美國汽車製造商認為,新標準雖然苛刻,但為未來幾年汽車燃油能效設定了明確的路線圖。面對日益苛刻的環保標準,美國汽車企業必須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步伐。

  從2010-2014年初,全美已售出超過19萬台電動汽車。在這個第一輛新能源汽車的誕生地,儘管得到了聯邦政府的政策“力挺”和科研團隊的全力相助,但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途並非一帆風順。

  數據顯示,2012年,純電動汽車在美國銷售14687輛,僅為全年汽車銷售量的0.1%。分析人士指出,産生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鋰電池的技術進展緩慢。而雪佛蘭VOLT、菲斯克等領先廠商都發生過碰撞後電池起火事故,為消費者接受電動車直接蒙上了陰影,也為産業的發展招致質疑聲。

  同樣是2012年,美國能源部正式宣佈,奧巴馬計劃到2015年全美將有100萬輛充電式電動汽車的目標尚難實現;2013年2月,奧巴馬政府承認新能源汽車規劃失敗,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因此紛紛倒閉或陷入困境。

  充電時間長、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同樣也困擾著美國的新能源汽車使用者。據通用汽車中國公司車輛工程及電氣化總監馬特介紹説,截至目前,美國全境已建成超過18000個充電站,但建設的速度仍然跟不上電動汽車(含插電式混動車/增程式電動車)的增長速度,許多人抱怨美國的公共充電樁不足。

  通用汽車做的一項統計(只包括日産聆風和雪佛蘭沃藍達)顯示,這兩個品牌的美國車主中,65%的人會在家充電,32%則選擇在辦公場所充電,在其他場合(特別是公共充電樁)充電的僅有3%。

  觀察人士認為,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援難以快速得到“回報”是新能源汽車“革命式發展階段”的必然經歷,也許這是每一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都會遇到的難題。

  未來機會在哪兒

  不限行、不限購、補貼等政策利好之下的産銷量增長能持續多久,現在還是個問好,但用戶是一切商業的出發點,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落腳于産品本身,兼具使用便利、保養低廉特性的可靠産品,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心。

  這裡需要提到的是,獲批進入中國市場的特斯拉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特斯拉公司是一家創辦于2003年的美國本土知名電動汽車製造商。2013年,在全世界有眾多電動汽車製造商中,特斯拉成為首家盈利的企業。

  2013年,特斯拉通過不斷改善電池管理系統提升續航里程和安全性,成為引領全球純電動汽車革命的領軍者。由於該公司研發的Model S一次續航里程高達480公里,支援45分鐘快速充電,在北美汽車市場迅速取得成功,並且由於美國能源部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其實際售價僅為8萬-9萬美元,對比同樣性能的高端跑車,性價比“十分可觀”。

  電池技術的不斷改進對新能源汽車可謂影響重大。與純電動汽車需長時間充電、僅能維持短距離駕駛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更能滿足人們日常需要。從技術上説,氫燃料電池車在充氣速度、續駛里程、最高車速等性能方面已完全可替代目前的汽油車;而且,氫燃料電池車不排放CO2和氮氧化物等溫室氣體。美國曾在2008年預測,如發展勢頭強勁,到2030年將有80%的內燃機汽車被氫燃料電池車取代,即使發展不夠如意,也將有20%的傳統內燃機汽車被替代。

  當然,如果不能從技術上解決,從用車形式來尋求新的商業模式也不失為一種策略,摸索分時租賃和物流應用等領域的電動汽車應用,完全能夠提高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和使用效率。

  2015年5月,易到用車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以“時尚”之名發佈了“E-Car”計劃:易到用車將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上線數千輛新能源車型,3年內讓新能源車超過平臺車輛總和的50%。儘管業界認為易到用車只是拿新能源車作為噱頭,但是易到用車攻關總監胡緒雷解釋,新能源車是易到用車想提倡的一種“綠色出行”觀念,價格低則是因為對於電動汽車來説,除了車輛的購買、充電等其他費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是電動汽車本身帶來的“價格紅利”,並非易到用車要打價格戰。

  在廈門、在武漢、在南京,新能源汽車已經被投放到計程車行業,不少計程車司機表示月收入增加近千元。不過,電量剩10%-15%的時候,就要找充電樁。相對而言,電動車跑短途很方便,但不適合長途。大面積推廣新能源車的同時,充電樁的佈局已成為成敗的關鍵。

新能源汽車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小康股份 20.49 8.36%
2 振華科技 14.40 5.96%
3 雙環傳動 9.85 4.57%
4 樂視網 4.95 3.99%
5 萬安科技 11.70 3.91%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堅瑞沃能 6.86 -9.97%
2 雙林股份 18.51 -5.61%
3 海源機械 16.64 -3.70%
4 長園集團 17.19 -3.54%
5 奧 特 迅 17.36 -3.2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