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時代的飛機“焦慮症”
- 發佈時間:2015-08-20 03:34:04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梁建剛
今年暑假,上海鐵路局旅客發送量日均超過150萬人次,屢創新高,學生流、旅遊流、商務流交織,週末客流高峰更加密集。
另一邊,飛機卻似乎總“掉鏈子”,準點率被吐槽,動輒大面積延誤,甚至停運。調運力、價格戰,各種動作凸顯市場焦慮。
高鐵航空之爭,原本是個老話題,但隨著高鐵網路日漸完善,漸趨“公交化”運作的高鐵正深刻改變著中國交通運輸的格局。有業內人士玩笑:“如今每開一條新高鐵,都意味著沿線交通的重新佈局,讓公路、航空抖三抖。”
根據《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8萬公里。如今,中國已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最高運營速度的高速鐵路網,居世界高鐵里程榜首,穩步邁入高鐵時代。
往日“高大上”的飛機變得“焦慮”起來。
高鐵“兇猛”
高鐵正成為許多人出行的第一選擇。剛剛過去的7月,上海鐵路局累計發送旅客466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400萬人次,同比增長9.6%,尤其是7月4日這一天,旅客發送量達到169.9萬人次,創歷年暑運單日客流新高。
運能的提升是一個重要因素。7月1日正式實施新列車運作圖後,上海鐵路局開行旅客列車數量首次突破700對,總數達728對,其中高速動車組列車470.5對,佔總數的64.6%,相較2012年,增長54%。同時,上海鐵路局還根據客流變化情況,對京滬、寧杭、滬寧、滬杭等方向的運輸方案行了優化,增開旅客列車59對,調整直通旅客列車運作區段、經由22.5對,使長三角鐵路運能運力再次飛躍。
日益完善的鐵路網路、“公交化”的開行模式、科學高效的調度能力、較強的天氣適應性,也使高鐵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據鐵路專家介紹,隨著滬昆線、合福線等高鐵線路相繼開通運營,長三角已成為我國高鐵網路最發達地區之一。今年5月滬昆高鐵貴陽至長沙段通車,使西南重鎮貴陽到上海的時間縮短至9小時。
長三角織線成網,上海、杭州、寧波、南京、蘇州、合肥等站高鐵動車組密集連發,最短5分鐘發出一列,比公交車還要密集,旅客基本隨到隨走,出行“舒適指數”猛增。更重要的是,由於高鐵較少受天氣影響,夏季突變的天氣,多颱風暴雨,更使越來越多旅客選擇了高鐵。
高鐵也在越來越多樣化。原本京滬、滬寧、滬杭等還意在打通交通大“動脈”、讓經濟更聯通。今年一條線貫穿黃山、婺源、三清山、武夷山等諸多風景名勝的合福高鐵竟主打起了旅遊牌。沿線各景區紛紛向遊客送出“優惠大禮包”,帶動旅遊熱升溫。被譽為“最美高鐵”的合福高鐵自7月1日滿圖運作後,日均輸送旅客5.4萬人次,客座率始終保持高位。
高鐵熱得發“燙”,上海鐵旅副總經理李莉很有感觸,“今年合福高鐵、滬昆高鐵貴陽至長沙段一通車,去黃山、貴陽的遊客立即暴增,我們開發了10個高鐵旅遊産品,都很搶手。”從性價比看,原來上海到貴陽需28小時,到黃山需11小時,現在僅需9小時、4小時多。“坐火車去貴州玩4天,看黃果樹瀑布、南江大峽谷、西江苗寨,總共只要2000多元,遊客反映非常好。”
沿線城市更是熱情高漲,黃山北、銅陵北、績溪北、無為等開通運營的新線,客流超乎尋常的火爆。尤其是黃山北站,每天停靠高鐵列車62趟,高峰時停靠70趟,一個半小時就能到合肥。正式運營一月來,黃山北站共發送旅客16萬餘人次,其中7月19日發送旅客10320人次,首次突破萬人大關,創單日發送旅客新高。黃山市旅遊委員會主任李忠預計,合福高鐵開通後的一兩年內,遊客數量將增長15%。為此,滬昆、合福高鐵沿線等27個城市還結成了旅遊城市聯盟,合福高鐵沿線城市主流媒體成立了合福高鐵旅遊媒體聯盟,合力推介旅遊産品,景區紛紛推出憑高鐵車票景區門票打折等優惠,搶奪高鐵旅遊客流。
據上海鐵路局介紹,該局預計今年暑運將在62天中發送旅客930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86.7萬人,增幅8%。
飛機“焦慮”
今年暑期,多條航線均價降幅顯著。公開數據顯示,相比合福高鐵的高上座率,同比去年六七月,今年“合肥-福州”航線的經濟艙均價降幅高達38.9%,跌了近四成。
記者在攜程網查詢發現,8月“合肥-福州”航線最低機票價格僅需281元,而一張“合肥南-福州”的高鐵二等座票價就要357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面對高鐵的強勢,航空公司為爭奪客源在短期內採取的最直接策略。
除了調價,還有調整航班班次。上海至武漢,各家航空公司原來每日運營航班共逾40班,如今只有26班。據東方航空提供的數據顯示,例如在京滬線上的上海至濟南航線,東航航班就因高鐵開通,航班從原來平均每天的7.8個減少到2.3個。當年上海到寧波航線也曾一票難求,但隨著跨海大橋、高鐵開通,如今很多短途航線都已消失。
為了應對高鐵衝擊,中國民用航空局曾有過專項調查,顯示500公里內高鐵對民航的衝擊達到50%以上;500公里-800公里高鐵對民航衝擊達到30%以上;800公里-1000公里內高鐵對民航的衝擊約20%;1000公里-1500公里約10%;1500公里以上沒有影響。
“從具體線路狀況調查看,東航與高鐵重合的航線受到的影響與民航局的預測大體相同。乘高鐵約3小時的相關航線,受到的衝擊較為嚴重,高鐵需3小時至5小時的航線,通過航空與高鐵的市場區別定位,可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影響。”東航網路收益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虹橋—南昌航線為例,自2014年12月10日杭長高鐵開通後,上海至長沙高鐵線打通,高鐵開通一個月時東航曾將經營數據按月同環比分析。“高鐵開通後,每天開22個航班,高鐵與航班客源分流、客源結構需各自重構,航線必須主動調減運力,需要通過低價艙位鋪墊、臨近穩定運價等方式才能實現量價匹配,但仍然不能化解高鐵衝擊。2014年高鐵開通後同比去年,東航該航線的運力投入下降39%,旅客人數下降了49%。”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高鐵的建設肯定會對航空公司的運輸帶來相應衝擊,首當其衝的是800公里以內航線,這一區間,航空的高速便捷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兩者運輸時間相差不多,票價航空也無優勢,因此衝擊肯定較大。“2010年滬寧高鐵開通後,最終決定取消所有1000公里以內的航班。”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航空公司要賺錢,就必須充分發揮航空速度、可以隔水、隔海通行的優勢,現在我們還打算逐步減少1500公里以內的航線。”
當然,各航線之間也有差別。東航負責人分析,例如京滬航線由於商務客源較多,同時時刻稀缺,因此目前航空受到的影響已不明顯。未來當高鐵四橫四縱網路基本建成時,所有受高鐵影響的航線客流量的分流比率最大應為20%左右,且“四縱”的分流顯著大於“四橫”。對東航而言,被分流的旅客量將佔其自身國內旅客運輸量的約5%。
競合遊戲
高鐵時代的航空業,只能一味收縮?事實並非如此。
在高鐵客流暴增的這個夏天,航空業的表現堪稱亮眼。不久前東航發佈2015年中期業績,預計2015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5億元到37億元。今年暑運,東航預計將運作航班超12.2萬班次,同比新增約1.3萬餘航班。
“高鐵也帶動著民航在應對中不斷學習、調整優化,並逐漸摸索出各種對策,長遠看也是好事。”一位航空公司管理者告訴記者,民航在運輸覆蓋範圍、線路的機動性及服務水準上,明顯優於高鐵,靈活經營策略與市場定價,更給予民航應戰的更大空間。
“春秋會進一步增加遠距離,以及隔水隔海的航班,比如大力加密日本航線,高鐵總不可能開到日本吧。”王正華笑言。作為上海第一大航空,東航則在今年暑假充分結合暑期出行特點,在國內重點加大了西北、東北及高原地區的運力投入,加密浦東—長白山等特色避暑航線,國際方面則重點加大對東南亞、日韓運力投入,以及歐美等國際遠端航線。
避其鋒芒、發揮所長是其一。據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實現20.24億人次,同比增長9.9%,旅遊消費1.65萬億元,增長14.5%。在越來越大的出行市場中,顯然高鐵與民航之爭,可以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彼此競合不但能促進相互發展,不再高枕無憂,更可以進一步深耕市場,重構這個時代的交通運輸格局,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出行方式。
2012年,東航主動出擊,與上海鐵路局推出了首個“空鐵通”産品,充分利用江浙高鐵網路,組合産品銷售。成功運營一年後,又逐步推出“空巴通”,同樣大獲成功。此外,“優選座位”、“陪伴旅行”、“接送機”、“代泊車”等特色産品不斷出現。
東航産品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使高鐵網路搭建完成後,航線網路佈局也可以從幾方面著手。如航線網路優化,航線經停改造,保留的短程航班可側重於轉机銜接功能或改造為高收益航線經停點,如調減上海—南昌航線航班頻次,將線路改為上海—南昌—昆明,既保證了收益,又加密了國內航線。此外,在重點航線上,可以通過提高機型匹配度,保持收益品質,通過提高航班準點率,守住高端旅客,如東航在上海—廈門航線定價“以我為主”,收益一直基本穩定。
鐵路也並不止滿足於網路的完善。“今年初,我們試過開出黃山自駕遊産品,把遊客和私家車一起拉到黃山去,産品一推出就告售罄。”李莉介紹,“還有基於鐵路特色的旅遊專列,針對老年人群體,14天蘭州、嘉峪關、吐魯番遊,僅需4000多元,市場反響一直非常好,今年上半年共開出了38趟。10月,我們還將開出8趟旅遊專列,可到太原、銀川、桂林等多個目的地。”
“高鐵遊目前顯示出高頻率、年輕化、自由行等特點。”李莉透露,上鐵國旅正擬在長三角28座車站打造綜合商旅中心,通過推出旅遊諮詢、門票代售、租車等服務,將服務延伸到整個旅遊過程。上鐵國旅還將抓住迪士尼契機,充分利用高鐵優勢,通過接待、城市大巴商旅快線等便捷服務,將旅客變為遊客,拓展與迪士尼相關的旅遊項目。另據透露,中國鐵路總公司正計劃將全國鐵路産品整合,全部納入95306平臺,打造全國範圍的巨型電子商務平臺,使高鐵産品優勢更加明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