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70城房價漲幅連續4個月“翻紅”

  • 發佈時間:2015-08-19 08:18:56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5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70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的個數繼續增加,漲幅已連續4個月“翻紅”,京滬深房價均超去年同期。其中,北京新房價格同比增長10個月以來首現“轉正”。專家認為,未來全國整體房價將保持總體平穩,不會出現過快上漲。

  一線城市領漲,深圳新房價連續8個月領漲全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9個,上漲的城市有31個,持平的城市有10個。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從上漲城市個數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比上月增加4個,持平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個。

  一線城市依然是房價上漲的“領頭羊”。在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方面,深圳以6.3%的環比漲幅連續8個月領漲全國;上海以1.9%緊隨其後,北京和廣州則以1.4%和1.2%的環比漲幅分列第三和第四。

  同比方面,自今年3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出現全面下跌後,深圳房價在4月份率先出現反彈,7月份房價同比暴漲24%;隨後在6月份,上海房價在10個月後重回同比正增長序列,7月份房價同比續增3.6%;7月份,北京也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新房價格同比上漲,增幅達1.2%。

  劉建偉指出,一線城市房價環比全部上漲且漲幅仍然較高,絕大部分二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但漲幅低於一線城市,大部分三線城市房價環比仍然下降。值得注意的是,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已由下降轉為上漲,漲幅為0.2%。

  漲跌與去庫存效果相關,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有增無減

  中國房地産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認為,房價漲跌與當地去庫存週期密切相關。“隨著樓市成交量的回暖,一些地方的房價也逐步止跌或回升。但出現房價上漲的主要是少數熱點城市,多數二線城市房價總體平穩,大部分三線城市房價仍在下降。”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最新發佈的研報指出,7月底,全國一二三線城市住宅庫存規模環比全部下跌,整體庫存已延續了5個月的下跌態勢。截至2015年7月底,易居研究院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5936萬平方米,環比減少0.6%,庫存水準幾乎和去年同期相當。

  數據同時顯示,7月份,一二三線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11.2、14.1和20.7個月。易居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一線城市7月份改善型需求積極釋放,已經連續7個月存銷比低於12個月的“合理區間”。這也是市場普遍認為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比較明顯上漲的主要原因。

  嚴躍進認為,部分大城市此前投資節奏放緩,導致可售房源開始變得不足。“由於房地産開發從拿地到新開工再到預售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所以目前庫存不足的局面造成了當前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在35個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增長。其中西寧和煙臺庫存上升幅度較大,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7.2%和18.0%,因而7月份上述兩個城市的房價環比依然處於下降通道,其中西寧7月份領跌全國。

  恒隆地産集團主席陳啟宗認為,部分二線城市及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有增無減。現在全國住宅庫存依然較多,要消化至合理水準約需一至兩年的時間。

  城市間樓市分化加劇 各地出招“因城施策”

  在連跌12個月後,70個大中城市整體房價漲幅已連續4個月“翻紅”。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房地産市場仍總體延續向上的走勢,隨著商品住宅成交量的增長趨緩,熱點城市房價將出現溫和上漲態勢,絕大多數城市房價則會表現為總體穩定。

  部分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已經開始警惕樓市過熱風險,以穩定市場預期。為緩解房價上漲壓力,北京市通州區近日推出“加強版限購令”;在上海和深圳,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逐漸取消、二套房貸政策也已開始收緊。

  但在多城市庫存高企、房價下行壓力較大的山東省,政府則出臺政策推動多渠道、多方式消化庫存商品房。

  專家認為,不同的政策導向,顯示出政府對於房地産市場調控的差異化手段。

  隨著越來越多城市的房價加入漲價大軍,不少購房者擔心後續房價上漲動力依然強勁,尤其是在樓市即將迎來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

  記者 鄭鈞天

  (據新華社上海8月18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