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爆炸第七日:公眾關心四大焦點最新進展

  • 發佈時間:2015-08-19 06:34:16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天津8月18日電

  記者 劉元旭 徐岳 翟永冠 付光宇

  18日是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遇難者“頭七”祭日。在哀悼逝者的同時,那些公眾關心的焦點問題如今進展如何?“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追蹤調查。

  焦點一:

  火災爆炸原因為何?

  目前,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已成立並全面開展調查工作,將依法依規徹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

  記者深入爆炸核心區採訪了解到,火災爆炸事故原因仍在調查,現場情況依然十分複雜,北京衛戍區防化團18日下午開始進入爆炸核心區開展全面洗消作業,為後續的徹底清理奠定基礎,但尚未進展到消防人員進入採樣分析起火原因階段。

  連日來,記者對火災爆炸原因持續進行多方求證。

  據當時在瑞海公司運抵區看門的工作人員説,他聽到“砰”的一聲,然後起火。一位事發時在辦公室睡覺的瑞海公司高管告訴記者,他懷疑可能是旁邊別的東西先著火,引爆了硝酸銨。

  焦點二:

  核心區水坑如何處理?

  爆炸核心區形成的水坑,有近1萬平方米。據環保部門預計,蓄水量應當在四五萬立方米,其中含有氰化物。17日,最近一次的水樣檢測表明氰化物超標1.7倍。

  據前方指揮部介紹,對這些污水將由專業水車拉到專業水凈化公司,進行破氰處理,水質達標後排放。此舉一方面可以保護爆炸核心區的土壤不受長遠污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對海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焦點三:

  周邊環境是否會受到污染?

  18日上午,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區下起了一陣小雨。對於降水是否會對爆炸事故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産生影響,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表示,從16日起,有關部門針對事故區域可能降雨,已經做出多項緊急準備。

  18日,在原有17個監測點基礎上,環保部門又增加了一個環境監測點。目前,環保部門確定事故區域特徵污染物的監測項目為甲苯、氰化物、氰化氫及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結果顯示,17日0點至24點,事發周邊17個環境監測點位均未檢測出新的特徵污染物,各點位各項特徵污染物的濃度均未出現超標。

  焦點四:

  受災群眾是否得到妥善安置?

  爆炸事故發生後,多個居民小區嚴重受損,幾百名群眾住院治療。記者16日在位於天津開發區第二小學的臨時安置點看到,飲水處、領餐處、手機充電站一應俱全,送餐車準時送來600份午餐,幾十名安置人員排隊取餐,秩序良好。記者18日再次來到這裡,發現多數安置人員已自行離開,恢復正常生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