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蔡振華的去與留引人注目

  • 發佈時間:2015-08-18 04:32:48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8月17日,是中國足球史乃至中國體育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在國家體育總局召開,《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正式公佈,國家體育總局撤銷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對於將逐步完成“去行政化”的中國足協,外界最感興趣的是誰將成為足協主席。種種跡象表明,去年足代會選舉的中國足協領導班子將繼續履行使命。“領導層不可能一下子就顛覆,與足改一樣,這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一些與會人士昨天表示。體育總局也無權撤銷足協主席,蔡振華雖身居體育總局副局長,但在去年年初的足代會上被選舉為中國足協主席的他仍將繼續領導中國足協。

  “沒聽説要改變領導班子”

  在2014年初的足代會上,蔡振華當選為中國足協主席,張劍當選常務副主席並兼任秘書長,王登峰、魏吉祥、于洪臣、林曉華、張吉龍和容志行等當選副主席,其中除退休的張吉龍與容志行外,其餘人都分別擁有行政級別。“去行政化”後中國足協的定位是民間機構,外界認為自然應該由民間人士來擔任足協主席和副主席。但實際上無論是昨天召開的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會議,還是將在今天下午召開的中國足協執委會會議,都沒有重新選舉主席這個議題。“從足協章程看,蔡振華、張劍等人都是經足代會選舉的,完全符合規定。”圈內人士表示,“沒聽説要改變領導班子,至於中國足協章程怎麼調整,在明天的會議上會討論。”據悉,今年年底中國足協將召開足球代表大會,對領導層進行改選。

  蔡振華直言願意參選

  新的中國足協將不設行政級別,由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代表、地方及行業足球協會代表、職業聯賽組織代表、知名足球專業人士、社會人士和專家代表等組成。在管辦分離的具體實施過渡階段,蔡振華和中國足協現任4位副主席張劍、魏吉祥、于洪臣、林曉華將作為體育總局代表,進入足協管理層。昨天會後蔡振華也暗示,自己仍將繼續領導中國足協,“按照中國足協章程,未來的足協主席將由足協會員大會投票選舉産生,而不是一般意義的自願報名和海選産生。足協改革的核心是體制機制的轉變,不是簡單的人或領導職務的問題。作為黨的幹部,不管在什麼崗位,我都會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服務。”他還説,“時機合適、條件允許的話,我願意參加選舉,但還要看最終的投票結果。”如果蔡振華當選,他就必須放棄總局副局長的職位,進入民間社團組織。對此,蔡振華昨天沒有明確答覆,但他此前曾表示,即使放棄公職也要參選。

  中國足協執委、中國足協顧問王健林將參加今天的中國足協執委會會議,甚至傳出他是未來新足協主席的熱門人選。儘管王健林非常懂行,但在世界範圍內,大集團老闆擔任足協主席的先例幾乎沒有,倒是政府官員擔任足協主席的並不少見。

  足協“老人”大多會留任

  足協改革還有一項內容,就是未在地方足球協會任職的地方體育行政部門代表不再擔任中國足協執委。目前20名中國足協執委中,有多名地方體育局領導,至此他們將結束在中國足協的使命。足管中心撤銷後,在編在崗人員可根據個人意願一次性選擇去留。不過原足管中心的領導以及中層幹部,由於離開意願都不強,因此幾乎都會繼續在足協工作。目前中國足協正式員工近80人,其中50余人享受體育總局事業編制,昨天會後他們大多表示暫時不會更換崗位。原因很簡單,足球在國家高度重視下未來發展趨勢向好,中國足球的未來也不差錢,在改制後的足協繼續發揮光熱,不僅能人盡其才,收入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小。一名與會足協官員直言:“這次改革的重點是制度,而不是動人。”

  特別關注

  中國足協調整改革方案要點

  ■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改革完成後,體育總局不再具體參與足球業務工作,前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將轉型為協會秘書處。中國足協成立黨委,由體育總局黨組領導。

  ■中國足協依法獨立運作,在內部機構設置、工作計劃制定、財務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國際專業交流等方面擁有自主權。中國足協不再作為中央預算單位,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單獨建賬、獨立核算。

  ■足協領導機構應當由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代表、地方及行業足球協會代表、職業聯賽組織代表、知名足球專業人士、社會人士和專家代表等組成,並將減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代表,增加職業聯賽組織代表、經濟界或法律界的社會人士代表。

  ■健全中國足協會員大會、特別會員大會、執委會、專項委員會和特別委員會會議制度,完善會議規則,規範決策程式,形成科學、民主、依法的決策機制。

  ■足管中心領導班子成員作為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代表進入中國足協工作,免去事業單位職務,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原在編在崗人員,可根據個人意願一次性選擇去留。

  官方聲音

  劉鵬:總局與足協年底能完成脫鉤

  在昨日的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後,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體育總局與中國足協的脫鉤,在今年年底將能夠完成。

  劉鵬説,正式宣佈《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表明中國足協的調整改革,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的脫鉤,就正式開始了。“至於時間,因為還有若干的細化配套政策,在進程當中要不斷完善;另外還涉及中國足協的章程修改等問題,也需要一定時間。我想今年年底的話,都能完成。”他説。在脫鉤後,如果足協需要,劉鵬表示,體育總局還是會給予幫助,需要幫助的時候總局會盡力而為。

  此次足協的調整改革,並不是一個運動項目的事,還有更為宏觀的重要性。劉鵬指出,從宏觀角度看,足協調整改革是一個突破口,因為包括奧運項目在內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也將面臨大勢所趨的“去行政化”改革。“單項體育協會不是改與不改,只是早改還是晚改。”

  綜合新華社

  第一落點

  朱玲:積極探索省足協的調整改革

  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會議昨天在北京舉行,四川省體育局局長朱玲赴京參加了會議。談及參會感受,朱玲表示,足球改革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內容之一,也是體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試驗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體育不會例外。

  《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明確提出了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撤銷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適時核銷事業編制。財政部門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支援足球運動發展的力度……“這些措施表明,中國足球將真正實現社會化發展。”朱玲説,“四川將按照會議要求,貫徹《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的總體思路,按照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原則,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加強調研論證,對四川足球改革以及省足協的調整改革進行積極探索。”

  新聞觀察

  足球“去行政化”還需精耕細作

  中國足協終於要和國家體育總局脫鉤了,儘管這一天來得有些晚,但總算讓人看到了希望。在國際足壇,去行政化的足協是慣例,但在中國,這還是個新鮮事。新的中國足協今後怎麼走,還需要一步步慢慢來。

  外界都在期待足球改革的成果,相比于當初的雷聲大、雨點小,或者説換湯不換藥,這次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無疑是中國足球改革邁出的堅實一步。中國體育“去行政化”在足球領域試水,接下來還可以來點新動作,比如進一步改革足協主席選舉制度;比如當選主席應該在“施政綱領”中明確指出,變成民間社團後的中國足協究竟能給中國足球帶來哪些改變,而不是再使用含糊其辭的話語;比如對受聘的足協高層,出了問題一定要有問責與罷免機制;比如足協管轄的國家隊、青少年訓練體系、裁判和紀律委員會等,在任命、安排相關人員時應該通過民主議事來決定,尤其是重大決策應該符合國際慣例,而不再是當初那種業餘模式,中國足協的各項工作應該接受外界的監督……

  中國足球長期以來的行政化管理,可以説是中國足球的百病之根。長期以來,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領導們多數都非足球行業人士,被詬病為“外行領導內行”。足球運動行政化管理到了地方,體現得最直接的就是全運會金牌政績觀。中國足協“去行政化”,就是告別外行亂點鴛鴦譜,通過市場化的辦法來促進足球運動發展。

  不過,足協“去行政化”不等於政府不作為,政府部門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支援足球運動發展的力度。必須指出的是,足球改革不單單是多修建足球場、增加青少年足球運動時間、提高聯賽和國家隊水準那麼簡單,它應探索一條體育産業的市場化道路,打通體育、教育、市場三者之間的關係,讓民間體育與職業體育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契合點。當這套體系建立以後,不僅僅是足球,其他運動協會也可以分享經驗。從這個角度看,足協改革將成為其他體育組織乃至更多官辦組織的改革範本。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由記者 黃一可 采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