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名"鋼鐵花木蘭"上前線:記錄抗擊IS庫爾德女兵

  • 發佈時間:2015-08-10 08:3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8月10日電 近幾年來,一個名為“伊斯蘭國”(IS)的恐怖組織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他們的目標是在阿拉伯世界建立一個遜尼派神權國家。2014年9月起,該組織開始進攻敘土邊境重鎮艾因阿拉伯(又稱科巴尼),導致數百人喪生。今年1月,經過四個多月的戰鬥,庫爾德人武裝已經控制了艾因阿拉伯,打擊了“伊斯蘭國”的囂張氣焰,但整個小鎮滿目瘡痍,面臨的威脅仍未解除。

  面對這個殘酷的極端組織,一支“庫爾德娘子軍”規模日益擴大,逐漸為外界所知。這支擁有一萬多戰士的“女子兵團”在抵禦“伊斯蘭國”武裝的行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她們主動要求參軍,巾幗不讓鬚眉,在戰火中燃燒了自己的青春。誰説女子不如男?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她們,每個人都是庫爾德的“花木蘭”。

  “我們和男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現年28歲的艾因阿拉伯居民阿夫欣科巴尼一年多前還是一名教師,在“伊斯蘭國”攻勢持續、家鄉面臨威脅時,她果斷棄筆從戎,加入家鄉保衛戰。雖然會因此失去不少朋友,但她仍決定加入戰鬥。科巴尼説:“這是我們的土地,如果我們不保衛它,誰會來保衛它?”經過數月戰鬥磨煉,科巴尼已經成為艾因阿拉伯一支武裝分隊的指揮官,統籌領導下屬男性和女性戰鬥人員。“我們和男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科巴尼説,“我們可以勝任任何工作,包括武裝行動。”

  “我要麼會殺死他,要麼打死我自己”

  

  每名女戰士都清楚,現在的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天”。20歲的庫爾德女子內斯林阿卜迪是一名醫學院學生,來自中産階級家庭,本可以過穩定快樂日子的她,卻因“伊斯蘭國”的威脅毅然決定加入“女子兵團”。阿卜迪説,自己平時隨身攜帶一支自動步槍,如果遭遇極端武裝人員,“我要麼會殺死他,要麼打死我自己”。阿卜迪表示,“對‘伊斯蘭國’來説,被女人打死意味著無法進入天堂,我們要激烈反抗,讓他們知道他們將被女性打死。”

  “我會去前線的,無論我是不是要生孩子了”

  

  在“庫爾德自由鬥士第二營”的隊伍中,25歲的奧馬爾在去年8月時,已懷有4個月的身孕,但她當時仍在接受訓練。奧馬爾毫不遲疑自己的選擇,“如果我被徵召去前線,我會去的,無論我是不是要生孩子了,”奧馬爾説,這是她身為士兵的責任。從戎並沒有妨礙她們每天在家庭的生活。

  “女性也能保家衛國,這是一種榮耀”

  

  庫爾德的女兵們和特種部隊一同訓練,訓練強度相同,任務難度也相同,其中包括45天的個人訓練和2年的軍官學校課程。當訓練結束後,女兵們會奔赴前線,與男人們一起戰鬥。所有應徵的女兵必須年滿18周歲,至少得有中學學歷。一名自1996年加入的女兵説,面對“伊斯蘭國”的侵襲,仍選擇繼續拿起武器進行反抗。“現代穆斯林國家讓女性也能保家衛國,這是一種榮耀。我們與男兵們待遇一樣,當然,要求也一樣。”

  “身為民族的一員,我們必須要支援戰鬥”

  

  面對媒體和外界,這些姑娘們對自己的身份都表現得很驕傲。一名已經是2個男孩母親的女兵在上戰場前表示,戰爭之於她是激動人心的,“我已經訓練了8年。我一點都不怕,我將要守衛自己的國家,這太激動人心了。”在接受美國電視臺採訪時,一位年輕的女兵則對著鏡頭笑稱:“這場戰爭是有關庫爾德人的榮耀。身為民族的一員,我們必須要支援戰鬥。”

  “庫爾德斯坦需要女戰士”

  

  吉汗克利馬基今年31歲,為了加入庫爾德民兵組織,她放棄了在當地報社的工作。體格健壯的她承認,起初端起武器時頗為尷尬,開火時把自己都嚇壞了。即便如此,訓練讓她逐步重拾勇氣。在她看來,更多的庫爾德婦女應該參軍,“庫爾德斯坦需要女戰士”。

  “伊斯蘭國”一直以對女性及少數族裔的殘酷行徑而出名,而庫爾德娘子軍的存在,給了其迄今為止最沉重的打擊。BBC的記者這樣描述庫爾德娘子軍:一身戎裝,肩扛卡拉什尼科夫衝鋒槍,看起來和其他士兵沒有什麼區別。但收進帽子裏的長髮,和臉上稍許的粧容,才讓人恍然大悟——啊,這是女兵。(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