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1+1”破解玉米螟防治難
- 發佈時間:2015-08-10 02:31:45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竟涵
作為高稈作物,玉米中後期病蟲害防治一直是個難題,農民防治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産量。7月的內蒙古通遼,太陽火辣辣地照著茂密的玉米田。然而這裡的農民並不需要頂著日頭打藥,他們已經享受到了預警數字化和防治綠色化帶來的好處。
一款軟體:病蟲預警零距離
智慧蟲情測報燈、孢子捕捉儀、自動小氣候觀測儀、高空測報燈、自動計數性誘捕器……玉米田間立著各種高矮不同、或大或小的“新式武器”,它們都是用來進行病蟲害測報的,大大提高了預警的準確率。
農作物病蟲預警既要準,又要快,只有打贏“時間戰”,才能及時阻止病蟲害擴散,減少損失。“通遼市農田面積比較大,而監測力量有限,過去各監測站之間資訊溝通不及時,互補協調性差,影響了病蟲資訊的準確性和發佈及時性。”通遼市植保站副站長李建民介紹。
為此,通遼市植保站和專業公司合作,研發了“病蟲害預警管理雲系統APP”。“只要有一部拍照手機,安裝了客戶端軟體,測報員在田裏就能實時上傳病蟲害情況,上至自治區主管領導、下至普通農民均可在第一時間收到病蟲資訊,實現了監測預警零距離。”李建民拿出自己的手機向記者展示軟體的運作方式。
一旦發現難以判斷的病蟲,基層測報員可以先上傳給管理者審核,從源頭上確保了資訊發佈的科學性。利用這款軟體,植保專家還能和測報員視頻互動,現場指導,讓有限的專家充分發揮作用。“這裡是我們全市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的總指揮部,通過APP,植保專家‘坐陣’總部就能實時掌握9個旗縣的病蟲害發生情況。”在通遼市農作物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李健民告訴記者。
現代植保資訊化平臺的利用,使通遼市病蟲害長期預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中短期測報準確率提高到90%以上,突發性病蟲預警期可提前10天,常發性病蟲預警期可提前30天,病蟲資訊覆蓋面入戶率達到了80%,防治技術到位率由原來的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
一套技術:三年少用藥100噸
預報準了,如何防治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玉米是通遼市的主要農作物,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直接影響著全市秋糧産量。今年,通遼在全市範圍內繼續推行玉米螟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將“防”作為重點,推廣白僵菌封垛技術。
通遼市開魯縣是全國100個玉米病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範縣之一,記者在開魯縣玉米綠色防控示範田裏走了一圈,基本看不到遭受玉米螟危害的莊稼。“我們採用‘白僵菌封垛+頻振式殺蟲燈+釋放赤眼蜂’綜合防治,3年減少化學農藥用量100余噸。”開魯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李永康介紹,目前該縣已經實現了玉米螟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
李永康告訴記者,玉米螟防治需要農業措施、物理措施、生物防治“三管齊下”。農業措施除了選擇耐蟲抗蟲品種,主要是收穫時通過秸稈還田、滅茬、翻耙耕地搞好田間衛生。玉米螟經常在秸稈裏越冬,因此秸稈還田不僅有利於生態環境,更是預防其危害的有效手段。
“前一茬作物收割後,就要處理好秸稈,降低蟲源基數。從5月上旬開始,每天檢查玉米秸稈垛,一旦發現幼蟲活動,就進行白僵菌粉封垛,減少越冬的成蟲。6月下旬,開始在田間釋放赤眼蜂,減少田間幼蟲。”談到玉米螟防治,李永康像行軍布陣一樣,説得頭頭是道。前期防好了,後期就能省一大半勁兒,再通過頻振式殺蟲燈、性誘劑、食誘劑等方法,三年來開魯縣每年挽回糧食損失3億斤以上,3年累計10億斤,農民增收8~9億元。
在防治組織上,開魯縣以村為單位,統一組織發動、統一防控技術、統一防控時間、統一購置藥品藥械、統一組織防蟲專業隊伍,由縣、鎮、村三級共同組織發動,每村至少組建一支專業化防控隊伍。全縣共有專業化防控隊260個,專業防控人員1300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