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寸旋律一寸金,親趕緊囤歌去

  • 發佈時間:2015-08-06 10:31:41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想聽周傑倫的歌還是李雲迪的演奏,打開音樂網站,滑鼠點點就行。那如果告訴你,以後聽這些音樂都得掏錢了,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難以接受?

  上個月,國家版權局下發了《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各網路音樂服務商在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此舉也被普遍解讀為:推進音樂有償下載做前期鋪墊。網路免費音樂的大限已過,歌迷們的免費午餐結束了嗎?錢江晚報記者瀏覽各大音樂網站發現,和之前一樣,目前絕大部分網上聽歌還是免費的。不過,還是有不少歌迷“未雨綢繆”,照著網上挺紅的囤歌攻略開始做準備了。親,趕緊囤歌去吧。

  網上聽歌不能想聽就聽

  未經授權的統統要下架

  根據通知,對於2015年7月31日以後仍繼續傳播未經授權音樂作品的網路音樂服務商,國家版權局將依法從嚴查處。

  通知出臺後,各網路音樂服務商都積極開展了自查整改。儘管歌迷很難從海量的歌曲中察覺出來,但是,截至上月底,16家直接提供內容的網路音樂服務商主動下線未經授權音樂作品達220余萬首。

  360公司下線“好搜”音樂盒,並關閉第三方介面。荔支FM、搜狗音樂等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或連結跳轉的音樂平臺,公開有效聯繫方式,接受權利人監督。同時,網路音樂服務商們不斷加大在版權方面的合作力度。騰訊、阿裏音樂、CMC、網易雲音樂、百度音樂等就音樂作品版權轉授權積極洽談版權合作,促進音樂作品的廣泛授權。

  網路音樂服務商們都在為版權忙碌,最觸動歌迷神經的則是“收費”。“現在是想聽哪首就聽哪首,如果要花錢,那就要考慮考慮,感覺聽歌的樂趣都被剝奪了好多。”“80後”杜杜是個歌迷,手機上就下了五六十首自己愛聽的歌曲,常常會迴圈播放。

  小範圍嘗試早已開始

  收費不會一刀切

  網路音樂的收費會馬上開始嗎?錢江晚報記者採訪的一些網路音樂服務商表示,收費還沒有時間表,更不要説怎麼收法,不會這麼快。“音樂收費是整個行業的事,服務商必須達成共識,只要出現一個免費的網路音樂服務商,那收費就是難以持續的事。一個健康健全的音樂市場需要整個行業一起打造。” 阿裏音樂CEO宋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音樂收費和手機彩鈴收費有點類似,“以前的手機彩鈴也是免費的,後來過渡到收費了,人們也就接受了,還出現了一些個人定制彩鈴的業務,音樂市場也是一樣。不過一定有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

  很多人喜歡在QQ音樂上聽歌,這個月活躍用戶達3億的平臺,一直是免費與會員制服務並存的。針對以後線上音樂收費的話題,QQ音樂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會一刀切。“至於數字音樂新的商業模式,我們目前的考慮:一是對於普通用戶的免費試聽仍會繼續存;二是要考慮版權方的需求,如果版權方有特別要求,我們也會有訂制化的策略,如去年歐美天后Taylor Swift要求全球流媒體下架她音樂的免費試聽與下載,我們也就只針對綠鑽用戶才開放她歌曲的試聽下載。”

  記者也了解到,各大網路音樂服務商的收費盈利模式也比較多樣化,比如數字專輯收費從5元/張~20元/張不等,埋單的主要是這些明星的鐵桿粉絲。浙江工商大學的大三學生劉松泱是南韓組合BIGBANG的鐵粉,省吃儉用買了BIGBANG上海和南京的演唱會門票,“別説5元了,20元一張也能夠接受。”

  付費聽歌,觀望者居多

  歌迷忙著照攻略囤歌

  對於付費聽歌,不少人持觀望態度。一位熱愛聽音樂的于先生表示,自己喜歡的歌應該會付費,不過付費是怎麼付法,是一次性買斷還是包月,都會影響他掏錢。在他看來,同樣是付錢,自己更傾向於直接買光碟聽。

  不少網友更是提前做起了準備,網路上,各種囤歌攻略挺受歡迎。“你收你的費,我聽我的歌。我們要做的就是以最快速度囤歌,就像油價上漲前一樣。”網友小米就參照了一份囤歌攻略,將自己喜歡的一些歌曲先下到了電腦中,“以後就是一寸旋律一寸金了。”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網路音樂收費的初衷是好的,但這並不是個簡單的事。就像當年KTV收取版權費一樣,每家KTV要按包間數量,每天支付版權費,一家規模不大的KTV僅支付版權費就要十幾萬元。儘管這個收費已實行了數年,但關於KTV版權的官司和口水仗還是時有耳聞。“並不是收費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最重要的是要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該業內人士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