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費收入連續4年居新城區首位

  • 發佈時間:2015-08-06 05:29:35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胡楠 通訊員胡楊

  黃陂區是武漢市版圖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區,區委、區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全區保險事業發展,始終把加快保險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作為工作重點,經過積極探索與實踐,已取得一定成績。保險業在“幸福黃陂、美麗黃陂”建設中,在保障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造福人民群眾等方面,充分發揮了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2014年,全區保費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近26%,連續4年居新城區首位。轄區內保險從業機構(網點)近40家,保險業繳納稅收超過千萬元。該區連續多年獲“湖北省保險先進縣市區”稱號。

  區政府與險企開展戰略合作

  去年12月,武漢市政府和湖北保監局簽署《共建武漢保險示範區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上,黃陂區政府作為新城區代表,與人保財險武漢市分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戰略合作。

  雙方將共同開展自然災害責任保險等公共安全責任保險,加快推進環境污染責任險等險種試點。發揮責任保險的風險管理和社會補償功能,運用保險機制協助政府創新社會管理,建立完善的社會公共安全體系,保障平安黃陂建設。

  發展城鎮職工補充醫療保險等險種,開展殘疾人意外險等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保險試點。發揮商業保險對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補充作用,為政府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提供優質的保險保障服務。

  拓展保險服務功能,助推轄區經濟發展。加快發展小微企業信用保險和貸款保證保險,開展“政、銀、保”相結合的融資模式試點,增強轄區小微企業融資能力;發展個人消費貸款保證保險,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促進外貿穩定增長作用;發展轄區科技保險,助推轄區科技企業轉型升級。

  黃陂區金融辦負責人表示,這份協議將有力推動全區保險事業發展。今年,將進一步細化協議內容,根據建設武漢保險示範區的要求,抓緊貫徹落實。

  民生保險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

  近年來,湖北保監局指導全省保險業加大工作創新力度,將責任保險險種進行組合,向各級政府提供群眾需要的民生保險産品。政府通過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服務等方式,在公共服務領域運用市場化機制,充分發揮責任保險化解矛盾、保障民生的功能作用。

  早在2006年,黃陂區政府就為全區23萬農民辦理了農民工意外傷害保險,開創了政府買單為農民辦理保險的先河。該項保險于2008年在全國小康論壇上被評為“十大民生決策”之一,並在全市推廣。

  2012年2月,黃陂區36歲農民工汪述恩在深圳見義勇為,為搶救工友而犧牲自己的事跡感動鄂粵兩地。經辦保險公司特事特辦、簡化程式,迅速展開理賠工作,為汪述恩家人送去5萬元賠付金,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好評。

  去年,該險種在黃陂區共有60萬人參保,意外死亡賠償金額最高提升至8萬元,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工因傷、殘、亡而返貧的困境。

  2011年,黃陂區率先在武漢推出“一元計劃·區長關愛工程”民生保險,區政府按每人每年1元保費的標準,自掏腰包為全區戶籍人口購買見義勇為責任險和自然災害公眾責任險。次年,該險種推廣到湖北襄陽、宜昌等多個地區。

  今年,黃陂區政府又將“一元計劃”提升為“二元計劃”,並拓展保險責任、提高保額,對弘揚新的道德風尚、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減輕村、社區幹部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因遭受意外傷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自2012年起,黃陂區為全區所有建制村、社區在職幹部辦理責任保險,一次性繳納保費50萬元,併為村主職幹部辦理養老保險。2013年,兩名因公殉職的村幹部家屬各領到10萬元的最高保險理賠金。

  針對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今年起,人保財險黃陂支公司在轄區內開辦了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教師、職工意外傷害保險。

  據了解,2014年,黃陂區財政為轄區居民購買各類保險,保費共計2617萬元。民生保險深度參與了黃陂區經濟社會發展,保障覆蓋經濟社會的各個環節,涉及不同行業,服務不同群體,對防範、化解、轉嫁政府、企業、居民的風險,起到了積極作用。

  創建優勢主導産業“保險庫”

  黃陂區是武漢市新城區中農業人口最多,生豬調出最大的農業大區。由於自然氣候、地形、地貌等諸多客觀因素,同時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

  作為農業大區,農業保險是支農惠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有了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産保駕護航,才能真正實現農業可持續和健康發展。

  2008年,黃陂區搶抓政策機遇,強力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完成相關工作,連續多年在全省保持領先位置,助推了全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農業保險方面,黃陂區既開辦了中央、省、市確定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也承辦了地方試點的農業險種,包括快生菜、辣椒、鋼架大棚、玉米等。其中,育肥豬保險這一險種的推出,對黃陂養豬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通過一年的實踐操作,養殖戶從不認識到積極參與,從中得到了益處。

  目前,全區農業優勢産業、主導産業基本進入了“保險庫”,為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撐起了“保護傘”。

  黃陂區區長吳祖雲:發展保險事業 造福人民群眾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充分説明,保險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助推器”,是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器”,是政府管理社會的“輔助器”。多年來,保險業為促進黃陂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保險事業,每年將保險工作納入區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同時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將保險業納入全區金融集聚區規劃建設。廣泛吸引各類保險公司在黃陂設立分支機構,引進和培育保險仲介機構,大力引進保險業高層次人才,進一步提升保險業的經營效益和服務水準。

  近年來,黃陂區保險業注重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種形式,讓民眾了解保險、熟悉保險、運用保險。如今,保險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千家萬戶,滲透到各行各業。

  下一步,黃陂區還將以貫徹落實“新國十條”、“省九條”為契機,進一步助推武漢保險示範區建設。

  一是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在進一步推進武漢保險示範區建設中,將保險業擺在突出位置。利用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平臺,加大對保險業在經濟補償、防災減損、扶貧濟困等方面的宣傳報道。強化保險業與公安、工商、司法、銀行等部門的合作,切實保護被保險人和保險機構的合法權益,維護地方金融運作安全。

  二是加強輿論宣傳。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對建設武漢保險示範區的意義、目標、任務等進行全方位廣泛宣傳。各家保險機構發動員工,進村進社區入戶宣傳,普及保險知識。為建設武漢保險示範區,促進黃陂保險業蓬勃發展,在全區上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是抓區政府與人保財險合作協議的落實。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大民生保險投入,重點推進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保險試點。同時,加快發展貸款保證保險、信用保險、科技保險等險種,助推轄區經濟持續增長。

  (記者胡楠 通訊員胡楊)

  湖北保監局

  武漢市金融工作局

  長江日報

  聯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