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進口原油增加 專家建議構建能源安全戰略體系

  • 發佈時間:2015-08-05 21:4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上半年的4月及6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單月超越美國。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中國原油仍舊對海外有較強依賴,而且國內環境壓力趨緊,在這種背景下構建新的能源戰略體系亟待提上日程。

  專家指出,中國現有原油戰略儲備尚不充足,國內能源消費結構短期內沒有改變跡象,低成本新能源技術暫無重大突破,這導致了中國原油進口量將繼續保持高位。

  國家能源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原油1.6億噸,同比增長7.5%;進口天然氣30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5%。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近日表示,從二季度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和能源指標看,預計下半年中國能源需求較上半年將有所回升,全年能源消費將保持中低速增長,能源供需仍將延續總體寬鬆的格局。

  國家資訊中心宏觀室主任牛犁表示,少數幾個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超越美國帶有一定偶然性。目前美國原油庫存處在高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進口步伐。

  專家分析,從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國際原油價格已累計下挫超過60%,此後略有反彈,中國近期利用這一機遇加大了戰略儲備。

  長期關注能源問題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光認為,國際油價處於低谷是非常好的抄底時機。中國石油戰略儲備要實現提高至100天的目標正需要這樣的機會。

  同時,在國際需求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沙特、伊朗等出口大國加大了向中國出口原油的力度,從而推升了中國近期原油進口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原油進口依賴海外的態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今年初,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指出,今年中國石油需求為5.34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將突破60%。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預測,按照現在的趨勢如果沒有根本性改觀,中國石油對外依賴度可能繼續提升。

  目前,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約佔全世界的23%,居全球第一。中石油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震認為,中國原油進口相關政策上的變化受到的國際關注會更多,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也會更大。

  而且,中國石化能源消費仍處高位,霧霾問題的嚴重性使得環境壓力日益趨緊。“我們的‘石油癮’始終戒不掉。”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指出,中國去年售出超過2300萬輛汽車,其中SUV就有410萬輛,而且耗油量多的加長、加大車型越來越多。

  專家指出,當前亟需構建起現實、可用的能源安全戰略體系,加快低成本新能源技術的突破。而且,隨著節約用電已經深入人心,在新時期全民倡導節約用油十分具有必要性。

  “原油不像蘋果,無論價格高與低都要買。”牛犁等專家建議,面對國際低價時應盡可能多收儲,進口市場也要多元化,保證中國原油的來源穩定可控。在國際整體供大於求時,還應妥善利用買方市場地位,提高中國對原油價格的議價權。

  同時,加快低成本新能源技術突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很有必要。考慮到國內頁巖油開發在技術上還有許多需要突破的地方,成本還難以滿足商用,需要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和企業,尤其是民企去探索諸如頁巖油這類新能源開發的技術和途徑,而不局限于幾家國有大企業。

  面對國內石油開採日益艱難,一些油企把目光瞄準了海外,這給中國增加石油供給增添了新途徑。專家建議,應擴大與中東經濟往來,全面提升合作水準。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逐步建立起陸上石油進口通道,暢通多樣化渠道,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