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企業自營平臺成交超8萬億佔比過半

  • 發佈時間:2015-08-04 07:00:0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對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簡稱電商平臺)的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開展調查的統計結果,2014年我國全社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6.39萬億元,同比增長59.4%。其中,自營平臺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9.13萬億元,佔全部電商平臺交易額一半以上。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副主任孫慶國表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企業主動“觸網”,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以及網民數量的增加等都促進了電子商務交易額的大幅增長。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王騰騰

  數據??

  第三方平臺前20位交易額佔90%份額

  國家統計局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的統計數據是在對電商平臺調查基礎上取得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全社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6.39萬億元,同比增長59.4%。

  其中,在企業自建的電商平臺(簡稱純自營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額為8.72萬億元,同比增長65.9%;在為其他企業或個人提供商品或服務交易的電商平臺(簡稱為純第三方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額為7.01萬億元,同比增長53.8%;在既有第三方又有自營的混營平臺(簡稱混營平臺)上實現的交易額為0.66萬億元,同比增長41.1%。

  數據顯示,自營平臺的電子商務交易佔比已經過半。自營平臺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9.13萬億元,佔全部電商平臺交易額的55.7%。其中,純自營平臺實現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8.72萬億元;混營平臺實現的自營電子商務交易額為0.41萬億元。

  孫慶國表示通過調查可以看到第三方平臺近幾年發展變化的一個特點,即第三方平臺的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淘寶、天貓、京東等排名前20的第三方平臺實現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約佔全部第三方平臺交易額的90%以上。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7.26萬億元,佔全部電商平臺交易額的44.3%。其中,純第三方平臺上實現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7.01萬億元;混營平臺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額為0.25萬億元。

  影響??

  電子商務為創業創新提供新空間

  對於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原因,孫慶國認為,2014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生産經營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觸網”,減少了銷售的中間環節,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和費用,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其次,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據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僅2014年我國新建4G基站達73.3萬個,4G用戶達9728萬戶,這一網路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4G網路。

  此外,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手機上網人數達5.57億人,網路購物用戶達到3.61億,同比增長19.7%。

  交通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正在由溫飽型的消費模式逐漸轉變為享受型和發展型的消費模式,消費市場的分化日益顯著,消費結構正在經歷轉型,新的消費熱點正在形成,這也是促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僅促進了貿易本身的發展,也催生帶動了一些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唐建偉表示,電子商務的特點就是利用網路進行交易活動,包括訂單簽訂、支付、物流配送等環節,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金融網路支付、物流快遞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特別是促進了物流配送服務水準的提高。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快遞正式進入“百億”時代,快遞業務量達140億件,同比增長51.9%,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快遞業連續4年保持了年均增幅超過50%的速度。

  孫慶國認為,2014年電子商務的發展説明瞭電子商務已深入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不僅創造了消費新需求,引發了投資新熱潮,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新空間,還加速了産業間的融合,推動了産業結構的調整,催生了新業態,成為提供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的新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