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家居建材:行情冷競爭白熱化 電商智慧成“雞肋”

  • 發佈時間:2015-08-01 08:40:52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房地産市場回暖升溫,但其對家居建材行業的影響卻頗為滯後。連續數月下跌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背後,是家居建材市場不景氣的不斷蔓延。本地多位經銷商向廣州日報記者反映,上半年經營業績下滑不少。

  低迷的行情令家居建材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家居電商、智慧傢具等“網際網路+”概念則不斷為行業尋求轉型和轉機。然而,有分析指出,“網際網路+”家居模式還存在一定硬傷,也容易使消費者陷入選擇困境。

  文/廣州日報記者周可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一線城市房價已連續三個月環比全線上漲,大部分二、三線城市止跌,銷量也有一定增長。

  樓市明顯回暖,但與之緊密相關的家居建材行業卻仍舊低迷。廣州日報記者近日走訪本地市場發現,儘管不少商家仍在促銷,但家居建材商場多現人跡寥寥。

  多家家居建材企業反映,上半年經營業績下滑不少。某知名瓷磚品牌本地經銷商向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行情很淡。“以往六七月份再怎麼樣每天也有三五撥客人,現在經常一整天都沒幾個客人。”

  行業低迷也反映在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上。6月份BHI指數環比下降1.03點,同比下降6.41點。據悉,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6月銷售額環比下降1.65%,同比降10.41%。2015年上半年累計銷售額則同比下降5.90%。

  行業:

  多雨天氣裝修需求少

  針對家居建材行業形勢與樓市的分化,有業內專家表示,樓市轉暖並不能對下游行業産生立竿見影的作用。“從簽訂購房合同到交房再到裝修,快則一兩年,慢則三五年,如今家居行業仍在消化2014年前後樓市低迷時期的影響。”

  此外,有業內人士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6月以來,全國範圍內反常的多雨天氣。“今年雨季比往年來得早,而且降水量也更大,潮濕的雨季不適闔家裝,選擇在此期間做家裝的消費者越來越少,市場行情也隨之遇冷了。”

  家住白雲區的余先生稱,他在今年3月份就已經收房,但由於雨期斷斷續續,至今一直未能裝修,“打算八九月份再看情況裝修。”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告別雨季後,家居建材市場很可能在“金九銀十”之際回暖,屆時滯後的樓市提振作用或也將開始體現。

  現狀:頻繁促銷 仍搶不到客

  記者在本地某家居城看到,幾乎所有商家都挂出打折優惠價格,但仍然顧客罕至。

  對此,一位從業多年的資深人士表示,“市場競爭白熱化使促銷成為常態,但需求不增長,即便頻繁促銷,也搶不到客戶。”該人士還透露,許多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優勢,借助上市以取得強有力的資本支援。

  據悉,今年上半年,好萊客曲美股份、上海全築、富得利木業、東莞南興、巴倫斯、多喜愛、紅星美凱龍等多家家居企業扎堆上市。業內人士稱,“這樣集中爆髮式的上市在家居業還是首次,也反映了目前市場競爭環境的異常激烈。”

  中投顧問建材行業研究員鄒明曉表示,我國傢具行業發展速度已從高速向中高速增長轉變,許多小企業被淘汰,“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家居企業都在同時向高中低端市場發力,傢具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同時産品同質化程度較高。”

  此外,行業洗牌和人事變動頻繁發生。據了解,家居建材行業已爆發高管離職潮。今年上半年,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詹緬陽、公司副總經理蘇艷秀、美樂樂第一創始人黃輝,居然之家集團副總裁汪小康,晚安家居副總裁謝志等紛紛離職。

  觀察:“網際網路+”停留在概念

  今年以來,在“網際網路+”政策背景下,家居建材行業也吹起了網際網路之風。為在競爭中搶佔先機,不少家居企業開始涉水電商,而添加網際網路概念的各種智慧傢具也成為市場新風景。

  對此,中投顧問建材行業研究員鄒明曉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網際網路+”家居存在一定硬傷。他認為,家居電商無法讓消費者體驗産品和服務,且電商家居品牌魚龍混雜,擾亂市場秩序。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多數智慧傢具産品還停留在簡單概念,“價格過高,炒作概念的水分很大,並不具備太大實用性。”他建議,消費者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實用的智慧産品。

  關鍵詞一:家居電商

  現狀:價格亂、山寨多、物流問題嚴重

  消費建議:最好選擇知名品牌、誠信度高的正規網上商家交易。

  由於價格便宜,還解決送貨問題,網購傢具已成為備受歡迎的消費方式。國內不少家居企業也開始涉水電商,但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傢具産品在電商渠道的銷售份額仍然佔比很小。“目前家居電商的盈利還很困難,短期內無法撼動傳統渠道。”

  此外,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在網上買到了山寨貨!家住天河北的莫女士告訴本報記者,她月初在某品牌實體店相中一套餐桌椅,因價錢太貴而選擇在淘寶網購同款産品,價錢比實體店便宜了一千多元。然而,收到貨後卻發現,東西和實體店不一樣,不僅做工粗糙,還出現裂痕。莫女士稱,“多次跟賣家溝通要求退貨,但其一直不肯退,並把責任推給物流公司,客服還説要退就要我賠郵費。”

  業內人士透露,網上售賣傢具一般分為品牌旗艦店和其他小店舖。小店舖在款式、種類方面相對新穎一些,但品質和真偽比較難有保證,消費者在網購傢具時最好選擇一些知名、正規、誠信度高的商家交易。

  關鍵詞二:智慧傢具

  現狀:份額較小、炒概念、産品易成雞肋

  消費建議:別被概念和噱頭誤導,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實用的智慧産品。

  智慧化將成為傳統傢具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但目前智慧傢具市場份額還很小。記者在天貓搜索電動窗簾,共出現423件相關商品,但其中銷量最高的一款産品售價959元,月成交量僅20筆。

  而消費者曾熱烈追捧的智慧馬桶産品,銷量最好的一款售價4680元,月銷量僅71件,而普通非智慧馬桶中銷量最高的一款售價僅458元,月成交量高達743筆,遠遠高於智慧馬桶品類。

  除此之外,家用電動垃圾桶、電子鞋櫃、智慧泡茶桌、電動沙發等其他智慧傢具産品也不斷涌現,但並未被大多數消費者所熟知。

  對此,資深業內人士向廣州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大多數智慧傢具概念過於簡單,且市場需求太少。“大多數智慧産品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智慧,還停留在簡單的概念上,而且價格高企,離大眾消費還有一定距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