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B2B電商一畝田回應“重重疑雲”

  • 發佈時間:2015-07-31 15:33:04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今日電(駐京記者 魯明)999.999噸毛桃、1073741.8235噸洋蔥、交易規模年底突破1000億……昨天下午,因上述數據被質疑造假的農産品B2B電商平臺“一畝田”,召開媒體溝通會進行了公開回應。一畝田市場副總裁李國訓直接展示了後臺交易數據為公司正名,並稱一畝田網站確實還有一些産品和數據不夠完善,現在仍處於測試階段。

  85後年輕人,四年前創業,目前員工3000人,每日幫助農民實現交易額3億元。然而與讚譽、驚嘆相伴而來的卻是強烈質疑。如今在網上流傳的多篇文章中,都質疑一畝田交易數據存在造假行為:如在其網站近期成交動態數據中,可以看到“6小時前劉老闆採購了999.999噸毛桃”,這個數據過於“精準”;而“9小時前老闆採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的數據,也遠遠超過洋蔥盛産地區西昌每年30萬噸的産量。

  對此,李國訓稱這些“詭異的數據”其實是産品Bug。他解釋説一畝田真正啟動農産品B2B交易只有一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公司一直在升級産品,APP平均每兩周迭代一次,版本數多達100多個,每次新版本工程師都會發佈一些測試數據。PC網站更新相對較慢,還是去年6月份的版本。即使是現在,一畝田APP和網站依然還可以發現不少Bug,這一情況將隨公司技術實力增強而不斷改善。李國訓還特意強調,因為前臺展示的數據和後臺交易數據完全不同,因此Bug數據並不會影響交易。

  據了解,一畝田的商業模式簡單地説就是幫助農民銷售農産品,幫助採購商找貨源。其線上APP為農産品生産者和批發商、採購商提供供求資訊服務,線下為雙方提供交易撮合活動,不僅解決了農産品交易資訊不對稱的難題,由於一畝田同時擔任第三方資金擔保平臺,交易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也由此找到出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