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揚大學子發明新型生態護坡應對水土流失

  • 發佈時間:2015-07-31 01:30:5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許煜 成宇)日前,來自揚州大學的研究成果“一種內嵌陶粒的自鎖生態混凝土溝渠護坡”被授予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該成果由該校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朱金春、史振宇等同學完成,不僅可以有效解決道路護坡的水土流失問題,還可以保證施工環境的整潔。

  為防止水土流失,市場上一般採用普通混凝土護坡、塊石漿砌或幹砌護坡、預製混凝土砌塊護坡以及土工織物袋護坡等。這些傳統護坡形式耐久性、整體性較差,強度較低,而且缺少土壤與水環境物質交換的通道,使得植物難以生長。為此,朱金春、史振宇等同學在楊鼎宜老師的指導下,發明瞭一款能夠滿足生態環境自修復功能的新型生態護坡。他們採用將陶粒填充于網眼籃內,而網眼籃設置在混凝土砌塊孔洞中的結構形式,把陶粒這種再生資源鑲嵌在混凝土砌塊的孔洞中,既減輕結構自身的重量,又可以促進微生物的附著,加強土壤與河水之間物質的微迴圈。

  為提高護坡的整體強度,該項技術在相鄰的每一組透水混凝土砌塊單元之間的溝渠基體表面,以及在每一組透水混凝土砌塊單元下端的溝渠基體表面分別設置了格梗,使得砌塊單元被分組約束在一個較小的範圍之內,以提高砌塊與砌塊之間的咬合緊密度,共同承擔土壓力。為了保證溝渠基體土壤的穩定性,同時防止土壤顆粒的漏出,他們在混凝土材料與溝渠基體之間還放置了土工布。這種材料不僅對結構整體的穩定性起到加固作用,又具備水土之間物質微迴圈所需的通道功能。朱金春説:“該生態護坡採用預製加現澆相結合的施工工藝,把工廠中預製好的砌塊、網眼籃和陶粒等配件運到施工現場進行快速組裝,然後現澆中間和底部格梗,最後上平面統一混凝土壓頂,不僅可以加快施工進度,而且盡可能減少濕作業,提高産品工業化程度。目前,該項研究成果已進入應用推廣階段,在實際工程中成功地得到運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