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業運作趨穩 動力日漸強勁

  • 發佈時間:2015-07-29 06:14: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經濟日報社中經産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共同編制的2015年二季度中經産業景氣指數7月29日發佈。

  中經産業景氣指數涵蓋了工業領域的重點産業,包括裝備製造、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化工、家電、服裝、乳製品等。

  景氣監測結果表明,在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今年二季度,工業景氣指數降幅有所收窄,行業間走勢分化加劇,發展新動力、新亮點日益顯現。下半年,要繼續鞏固穩增長的勢頭,堅定不移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不斷增強工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降幅收窄挑戰猶存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增長仍處於換擋之中,二季度工業景氣延續溫和回落態勢,多個重點行業景氣度有所下降。

  監測結果顯示,二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2.9,比一季度下降0.4點。在監測的11個重點産業中,石油、有色金屬産業景氣指數分別較上季度上升0.8點和0.2點,化工、乳製品産業景氣指數與上季度基本持平,裝備製造、水泥、鋼鐵、煤炭、電力、家電、服裝等7個産業景氣指數均較上季度有所下降,降幅在0.4點至0.8點之間。

  當前工業經濟增長放緩,首先與國外需求增長放緩直接相關。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外部需求趨弱導致工業出口下滑。4、5、6月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分別下降2.9%、3%和2.8%。工業增長放緩還更多受到國內諸多制約增長因素影響,包括産能過剩形勢依然嚴峻、房地産調整的滯後影響繼續顯現、汽車等重要消費品生産增速面臨換擋、企業資源環境保護支出不斷增加等等,在繼續對資源及資源密集型産業運作形成壓制的同時,不利影響也波及到一些消費品行業。

  儘管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我國工業總體運作依然平穩,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特別是一段時間以來,國家採取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對衝下行壓力,工業開始呈現出緩中趨穩態勢。

  從長期的景氣狀況監測看,當前,工業景氣指數的回落幅度是溫和的、收窄的,運作仍處於合理區間。二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92.9,相當於基期2003年的景氣標準值(100)約93%的水準。根據經驗判斷,景氣水準高於90%就處於合理區間。尤其在我國工業體量已非常龐大、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二季度綜合各指標增速得出來92.9的景氣值是不低的,並且降幅較一季度收窄0.2點,也是來之不易的。二季度工業企業景氣調查則顯示,企業景氣指數為118.5,高於景氣臨界值100,處於正常的景氣區間。

  從短期的關鍵指標表現看,工業運作緩中趨穩態勢顯現。工業生産增速逐月回升,4、5、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9%、6.1%和6.8%,增速分別比上月加快0.3、0.2和0.7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效益趨於穩定。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7%,降幅比1-5月份收窄0.1個百分點。從銷售利潤率看,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49%,較1-5月份的5.38%有所回升。

  分化加劇亮點增多

  二季度,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繼續向縱深推進,行業走勢分化加劇,一些行業和地區承受著較大的調整陣痛,轉型升級較快的行業和地區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當前,産能過剩矛盾突出,並且集中體現在資源型及資源密集型行業運作上,鋼鐵、煤炭、建材等行業走勢疲弱,工業傳統的增長動力不斷衰減。

  二季度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的設備利用率同比仍呈下滑態勢。較大的産能過剩導致去庫存化加劇,二季度工業庫存和産成品資金進一步較大幅度下滑,工業生産者價格連續40個月同比下跌,對工業增長形成了很大的壓力。鋼鐵、煤炭、水泥、建材等資源型及資源密集型行業價格下跌、庫存上升、效益滑坡狀況愈發嚴重,與這些産業關聯度大的東北、西北等一些地區經濟也遭遇困難。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高技術行業快速增長,兩高産品市場需求旺盛,轉型升級快的企業發展欣欣向榮,工業創新發展的動能不斷增強。

  從新産業角度看,高技術産業的增加值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明顯高於工業整體水準。上半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4.2個百分點;所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1.4%,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和節能環保産品快速增長。

  從創新發展角度看,在“三期疊加”壓力和創新驅動戰略的雙重作用下,部分行業、地區積極主動調整升級,發展動力明顯增強。比如,服裝、家電等勞動密集型産業在人工成本上升壓力加大、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大力推進“以機器人替人”為特徵的技術改造,通過再裝備化實現産業升級。數據顯示,二季度,服裝、家電業投資增速分別為29.2%、15.7%,明顯高於工業11.4%的平均水準。再比如,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態勢明顯。今年前5個月,廣東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分別高達30.2%和42%,技術改造投資增長56%;江蘇、浙江的技術改造投資增長也都超過20%。

  更加注重創新驅動

  展望下半年,由於外需市場回升乏力、國內房地産市場的調整仍在繼續、化解産能過剩矛盾進入深水區,工業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同時,國家推出的降息降準、降稅清費、擴大有效投資等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積極效應也會進一步顯現。綜合上述因素考慮,下半年工業經濟有望呈現平穩走勢。

  根據模型預測,三、四季度的中經工業景氣指數分別為92.7、92.8,中經工業預警指數分別為66.7、66.7,呈止降趨穩走勢。企業景氣調查的結果也顯示,企業家對於下半年工業經濟形勢的判斷較為謹慎樂觀。反映工業企業家對三季度企業經營狀況預測的預期指數為119.5,雖較一季度的預期指數回落2.0點,但是比反映二季度企業經營狀況判斷的即期指數高出2.5點。

  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工業正處於增速換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頭,壓力與動力並存,挑戰與機遇交織。我們應從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高度,科學看待當前工業形勢,著力促進工業行穩致遠。

  一方面,要遵循發展規律,保持戰略定力,針對當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確保工業換擋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尤其要注意在保持工業平穩運作中推進結構調整,著力攻堅克難,解決産能過剩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避免工業重回不計代價粗放增長的老路;另一方面,要儘快全面轉向創新驅動,這是我國工業乃至宏觀經濟實現“雙中高”的關鍵之舉。特別是面臨下行壓力較大、困難較多的資源密集型行業和地區,應進一步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借鑒先進典型的經驗,堅定推進轉型升級,著力從資源密集型發展轉向技術密集型發展,實現創新突圍、産業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