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行四川分行:精準扶貧助力四川特困片區“拔窮根”

  • 發佈時間:2015-07-28 12:29:1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片區”作為四川扶貧攻堅主戰場,涵蓋全省88個貧困縣,尚有農村扶貧對象360萬人,佔全省的60%。

  在規劃引導下,農行四川分行積極實施“四新”精準策略:與政府共搭扶貧新平臺、共探扶貧新模式、共創扶貧新品牌和共商扶貧新規劃,發揮自身系統優勢,完善“輸血”、“造血”各項政策措施,持續增加金融服務供給,不遺餘力地支援産業扶貧

  2011年,四川出臺了《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將國家和四川省確定的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片區”作為全省扶貧攻堅主戰場。

  四川省各金融機構使出渾身解數,幫助貧困地區“拔窮根”、奔小康。

  在四川扶貧開發過程中,農行功不可沒。據悉,截至2014年末,農行四川分行在全省8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的貸款餘額達765億元,較年初增加77億元。今年1-5月,該行對60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貸款餘額凈增20.33億元。

  “農業銀行參與金融扶貧,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如何積極作為,做好、做大、做深、做實、做精的問題。”農行四川分行副行長陳實説。精準施策拉長貧困地區“最短板”

  目前,“四大片區”涵蓋全省88個貧困縣,尚有農村扶貧對象360萬人,佔全省的60%。

  近年來,農行四川分行專項制定了《關於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金融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做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戶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提出片區60個縣貸款年增速高於全行平均水準、每年新增貸款不低於31億元、到2020年實現片區貸款餘額翻一番的總體目標。

  在規劃引導下,農行四川分行積極實施“四新”精準策略:與政府共搭扶貧新平臺、共探扶貧新模式、共創扶貧新品牌和共商扶貧新規劃;與四川扶貧移民局和旅遊局共簽訂700億元信貸額度的戰略合作協議,一起探索扶貧資金與信貸資金的有效黏合。僅2014年,該行就在九寨溝縣等全省7家旅遊重點支援縣實現新投放貸款20億元。

  此外,該行與省扶貧移民局、巴中市政府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共商産融帶動扶貧新模式,支援巴中貧困地區産業帶動脫貧。與巴中平昌縣政府共同開展産業扶貧創新試點,打造“巴山”系列金融品牌,創新研發“巴山惠農貸”、“巴山興業貸”等産品,以解決涉農小微企業貸款難題。去年該行在巴中貧困地區實現貸款投放15.9億元。

  由於四川扶貧的區域、民族、産業、規劃差異大,該行緊緊密與各扶貧片區地、市、縣的銀政合作,共商差異化扶貧發展規劃及落實。如在大小涼山彝區,落實信貸支援彝家新寨、産村相融和安寧河谷新農村建設的銀政合作協議,已投放信貸資金13.15億元。

  “多年來,農行將扶貧開發作為自己的‘生意’精耕細作,做活了業務,激活了扶貧,救活了一大片人。目前,全省625萬貧困戶大多生存難自保、發展缺基礎,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拉長貧困‘最短板’、拔掉窮根離不開農行的精準支援。”四川扶貧移民局局長張谷説。精準輸血助産業帶動“多拉快跑”

  農行四川分行以全省“四大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五大扶貧工程”為著力點,發揮自身系統優勢,完善“輸血”、“造血”各項政策措施,持續增加金融服務供給,不遺餘力地支援産業扶貧。

  7月的四川巴中大地熱火朝天,“紅土地”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平昌縣地處秦巴山片區,是國家連片特困地區縣,長期面臨轉型難、招商難、發展難三大難題。”平昌副縣長劉堯説,産業發展是平昌縣扶貧開發的支柱,有銀行支援産業才會有發展,有發展扶貧就有突破,百姓脫貧才會有希望。

  四川兆潤摩托製造公司裝配車間熱鬧非凡,流水線上的工人們席不暇暖,一輛輛組裝完畢的摩托車整齊列隊等待檢驗出廠。

  “我們兆潤集團通過招商引資落戶平昌,農業銀行迅速貸款1.6億元,支援年産40萬輛摩托車60萬台發動機項目。目前,以兆潤摩托為龍頭,打造100億元摩配製造産業園,已有30余家企業意向入園。並且當地投資2.2億元新建‘兩路一橋’,推動摩配産業園周邊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項目加快建設,園區産業帶動效應已顯現。”兆潤集團總經理江偉説。

  據了解,該企業為當地帶來了超過2億元利稅收入,已成為巴中市最大的工業企業、出口創匯大戶,直接新增就業崗位約2000人,帶動新增關聯企業從業5000余人,人員收入較外出務工人員年均增收近4000元。

  “扶貧開發講究因地制宜,而不是千篇一‘扶’,必須與産業契合,就是要讓産業帶動農戶快創業、多就業。”農行四川分行副行長陳實説。

  據了解,該行在集中連片特困縣九寨溝持續支援旅遊産業體系帶動扶貧模式,扶持核心景區、旅遊飯店、農家樂等旅遊服務經營主體,貸款餘額達11.3億元,2014年帶動就業達到1.9萬人,實現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4962元。

  該行依託“龍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鏈式經營模式,大力推進扶貧農戶貸款向集約化和專業化經營轉型,扶持和引導小規模農戶、分散經營農戶借助行業龍頭力量,壯大生産經營規模脫貧致富。截至2014年末,全行已累計批復“公司+農戶”模式農戶貸款方案110個,涉及金額23.67億元。精準扶持點亮農民“致富夢”

  為對接“四大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金融需求,支援農戶生産經營,農行四川分行積極與地方黨政、政府融資平臺、産業園區等各類參與主體合作,共同探索片區農戶小額貸款有效模式,助力“精準扶貧”到戶取得實效。

  甘孜斯俄鄉二村村民生龍降措一大早就起來放養他的10頭奶牛,等會兒他還要開著自己的聯合收割機幫助村民勞作。他紫銅色的臉上一直挂著幸福的笑容。

  “農行自助迴圈貸真好用,我家5年來使用迴圈貸款23萬元,買了奶牛和收割機後,每年增收5000余元,生活越來越有奔頭。”生龍降措説。

  該行在甘孜創新“公務員+農戶聯保”的農戶小額貸款模式、“公務員+農戶”的稻城模式,發放農戶小額貸款1012萬元,支援近200戶農牧民發展生産,實現增收脫貧。創新推出“農行+婦聯+農戶”的合作模式,以農村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大力推動農村婦女創業扶貧活動,截至2014年末,全行已發放了農村婦女小額擔保貸款2.42億元,支援4373戶農村婦女創業就業。

  該行通過農戶貸款支援生態綠色産業、鄉村旅遊、山地旅遊、休閒旅遊、紅色旅遊發展,支援具有民俗特色的民族手工業發展。截至2014年,已累計向88個重點扶貧縣發放農戶貸款36.94億元,扶持農戶2.99萬戶,貸款餘額9.18億元。精準普惠滋潤百姓“新生活”

  “現在,我只需到村子裏的農行服務點繳納電費了,真方便!”家住四川廣元旺蒼縣棗林鄉的周順清在繳完電費後激動地説,過去到鄉供電所繳費,往返要走50多公里的山路,現在不足一袋煙的功夫。

  周順清所説的就是農行四川分行依託四川移動公司網路研發的“銀訊通”3.0版金融服務平臺,借助該平臺,農民可在農行惠農服務點辦理新農保、新農合、農業補貼、水電費等支付結算業務。同時,該行開通了自助繳費機、網上銀行、掌上銀行等自助繳納水電氣費、收視費等渠道,讓貧困地區的百姓過上了現代金融“新生活”。像周順清這樣因農行“銀訊通”受益的農民,在四川廣元地區達80多萬人。目前,該行在扶貧片區布設“惠農銀訊通”1.46萬個服務點、1.8萬台電子機具,對行政村覆蓋率達56%。

  該行通過“網際網路+銀訊通”升級農村金融基礎服務,積極代理與廣大農民息息相關的新農保(合)、涉農財政補貼、農村公用事業、農村産業鏈、農村商品交易市場五類涉農項目。目前,全行已累計取得代理新農保106個縣、新農合92個縣、其他涉農項目371個,惠及1800萬農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