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常駐好大夫 百姓看病不遠行
- 發佈時間:2015-07-28 05:59:2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24日早上8點,延安市洛川縣醫院院長白茫茫和主治醫師楊江偉準時開始查房。骨科第五病房裏,剛做完手術3天的小患者張國強恢復情況良好。
一週前,張國強從樓梯上摔下造成左側股骨幹骨折,本來家人想轉院到延安市做手術,但得知縣醫院手術是由延安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楊江偉“親自上手”後,他們決定留下來。張國強的父親張志文説,“家門口就有好大夫,咱還跑那麼遠幹啥?”
手術很成功。“你看,才幾天工夫孩子就能下地活動了,而且收費按照二甲醫院的標準執行,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張志文高興地説。
“三甲”水準,“二甲”收費。張國強一家人的欣慰得益於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對洛川縣醫院整體託管的醫療資源一體化統籌探索。
與全國很多縣級醫院一樣,始建於1950年的洛川縣醫院,曾經設備落後,醫生流失,門前冷落,在延安市考核中連年排名倒數,群眾意見大。為改變這一狀況,2009年1月,洛川縣與陜北地區最大的三級甲等醫院——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簽署整體託管協議。
“好醫院應該有3個特徵,好醫生、好設備、好管理。”已經在洛川縣常駐了5年的白茫茫介紹説,“託管”伊始,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就派出4名管理骨幹分別擔任洛川縣醫院院長、業務副院長、行政副院長和後勤副院長,將三甲醫院的專業管理機制輸出到縣醫院;同時選派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醫療專家常駐洛川,每批8至10名,3個月一輪換,常駐幫帶。
硬體方面,在延大醫院的幫助下,縣醫院翻修了原來破舊的門診和住院大樓,添置了170多臺先進醫療設備,“延大醫院還贈送了30台先進設備,幫助建起現代化的消毒供應室、洗衣房,啟動了全院電子病歷管理系統、住院醫生工作站和護士工作站、病案管理和品質控制系統、檢驗資訊系統之間的互通互聯,現在,遇到特別複雜的病情,我們縣醫院與總院專家可以同步遠端會診。”白茫茫説。
優質資源沉下去,基層醫療水準升上來。以骨科為例,在下派專家的傳幫帶下,洛川醫院已成功開展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複雜肱骨踝間骨折等高難度手術,許多三級醫院手術在這裡都實現了常態化。伴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來院就診的當地患者越來越多。
7月24日上午10點多,26歲的腎內科護士薛磊正在血透室為患者做上機準備,“為了提高業務技術,醫院專門派我們去延大醫院培訓了半年呢。”為了讓優質醫療服務能力在基層落地生根,洛川縣醫院將所有醫生護士分批送到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免費培訓實習,讓醫院的業務研究氛圍迅速濃厚起來。洛川縣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利用工作之餘獨立完成了《心腦血管大樣本研究課題》,實現了縣醫院科研成果零的突破;內分泌科護士長屈延慧發明瞭霧化器托盤,可以做到一次為30個病人提供霧化器械,解決了在發病高峰期常常出現霧化器不夠用的問題,這一成果獲得了醫院的業務創新獎,並在今年6月份通過競聘當上了縣醫院內分泌科護士長。
整體託管讓洛川縣醫院駛上“快車道”。2014年,洛川縣醫院向外轉診率分別從42%、50%下降到33.7%、32%;患者滿意度達到99%。醫院獲得14項省市科技成果獎,填補了多年的空白,還被中國醫院協會授予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稱號。
在託管運作一年之後,洛川縣又與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簽訂了託管補充協議,通過技術指導和項目帶動,對兩所鄉鎮衛生院實施託管試點。如今這種大院帶小院的模式已經輻射到了延安其他區縣及其鎮衛生院,形成市縣鄉三級醫院資源共用。
7月24日下午,陜西省志丹縣杏河鎮中心衛生院門口停滿了自行車、摩托車;門診部一樓掛號窗口前排著長隊,二樓診室裏醫生緊張忙碌、患者進進出出,裝飾一新的住院部乾淨整潔。
去年,被延大附屬醫院託管的志丹縣醫院延伸託管了距城區30公里的杏河鎮中心衛生院,為其幫扶建設了中醫針灸理療科室,配置了50千伏高頻放射機、彩色B超、救護車等先進儀器設備,免費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3個月業務培訓,並規定所有具有高級職稱的縣醫院醫生,每月初九、十九、二十九到鎮衛生院進行坐診,指導業務。
志丹縣青界灣村70歲的王清亮,患高血壓已經30多年了,自從鎮衛生院開設了內科後,老人就成了這裡的“常客”,“我住在山區,以前,每次犯病都要跑近60里到縣城就醫,現在半個小時就能見到醫生,省了交通費、食宿費。而且每個月還能享受4次鎮衛生院專家免費到府提供的血壓檢測服務。轉診只需打個電話,縣醫院救護車送我去直接就住院了。”老人激動地説。
“破解群眾‘看病難’,關鍵在於建立良好的統籌醫療分級服務體系。”延安市副市長趙璟表示,延安正在扶持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創建三甲醫院,還將新建延安婦女兒童醫院和口腔醫院。同時,主動“走出去”,引入中國藥科大學託管市中醫院,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託管黃陵縣醫院,通過大醫院託管小醫院,推進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實現小病進鄉鎮衛生院,大病到縣醫院,疑難雜症到三級醫院的三級分診,使老百姓在縣、鄉基層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