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燃料電池車離我們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7-24 16:31:2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武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燃料電池車的成本取決於其未來商業化的規模。事實上在傳統汽車領域,在降低發動機排放的同時還要提升動力,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只是其規模效應攤薄了成本。據InteligentEnergy分析,降低排放、改善空氣品質在歐美日以及中國已成政府共識,燃料電池車的市場化進程可能比預想的要快。

  繼去年12月豐田燃料電池車MIRAI在日本上市之後,今年秋天將在美國加州和英國倫敦銷售。目前已經公佈的MIRAI的美國售價為5.7萬美元(美國政府補貼最高可達1.3萬美元),英國售價尚未公佈。

  MIRAI是全球首款進行商業化推廣的燃料電池車,加滿液態氫燃料之後續駛里程可達502公里。據豐田官方資訊,MIRAI上市首月訂單就達1500個,大大超過預期。MIRAI原計劃今年僅生産700輛,現已調整為2016年2000輛,2017年3000輛。

  相比多年來純電動車緩慢的商業化進程,燃料電池車的市場接受程度應該不算慢了。究其原因,燃料電池車首先是真正的零排放——以液態氫為燃料,排放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很快就得到了日本和歐美環保人士的認同。其次是燃料電池車技術已趨於成熟,2011年賓士就完成了其基於B級車開發的F-Cell的環球之旅,行駛里程超過3萬公里。而從動力操控、安全、舒適性和便利性來講,燃料電池車毫不遜色于燃油汽車,加氫就和加油一樣幾分鐘就搞定。再有就是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在燃料電池車根本不是問題,目前制約其商業推廣的唯一短板就是加氫站的建設需要巨量投資。但是相比純電動車的充電站,由於燃料電池車的續駛里程與燃油汽車相當,加氫站的佈局能達到加油站的密度即可滿足需求。目前美國加州的加氫站有40多個,大倫敦地區的加氫站預計48個就足夠了。

  今年年初,豐田宣佈將在全球範圍開放5680項燃料電池專利,包括MIRAI的1970項關鍵技術。豐田此舉意味著,今後全球汽車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都可無償使用豐田的燃料電池及MIRAI的技術,這非常有利於燃料電池車開發成本的降低從而加快市場推廣的進程。豐田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等於是在宣告其已確信在燃料電池及整車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不懼任何競爭對手。而開放相關專利,反而更能凸顯豐田的競爭優勢——大家都來玩燃料電池車,共同把市場做起來,受益的當然是在技術和市場推廣都領先一步的豐田。

  近日,歐盟汽車門戶網站Just-auto專門就燃料電池車採訪了全球著名清潔動力系統供應商——英國IntelligentEnergy公司的技術高管。該公司與多家跨國車企和零部件巨頭都有合作,已經與鈴木聯合開發出了了第四代燃料電池技術。以下是相關採訪內容——

  問:InteligentEnergy怎樣看待燃料電池車的前景?

  答:若干年前,很多汽車廠家都認定,由於是真正的零排放和環境友好,燃料電池車是新能源車的終極解決方案,比如豐田、寶馬、賓士。但近年來隨著歐盟、美國排放法規及其階段目標的日趨嚴苛,燃料電池車的研發速度大大加快,因為它能大幅拉低汽車廠家産品線的平均排放值。或可斷定,燃料電池車的市場破冰也會比與預期的要快。

  問:目前燃料電池車的價格還是太高,成本什麼時候能降下來?

  答:任何新技術的成本都取決於其應用的規模。其實在傳統汽車領域,在降低發動機排放的同時還要提升動力,成本是非常高的,只是因為它們規模大攤薄了成本。我們和鈴木聯合開發的燃料電池組已經可以量産,成本也很有優勢,適合於大規模裝載于燃料電池車。在燃料電池組的設計方面,IntelligentEnergy居於全球領先水準。説到燃料電池車的價格,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降下來,因為降低排放、改善空氣品質在歐美日以及中國都已成為政府共識,燃料電池車也會和純電動車一樣得到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問:可否介紹一下InteligentEnergy的技術優勢和産品規劃?

  答:我們最新的獨家專利技術是一種燃料電池組的蒸發冷卻系統,這種系統取消了以往單個電池之間的液體冷卻通道,可使整個電池組的設計更加緊湊,週邊組件的設計也變的簡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電池組的重量和體積的減輕和變小,可為整車設計留出更大空間。我們的目標是建立行業標準,未來燃料電池組的能量密度要達到每公斤3.0千瓦。有關IntelligentEnergy産品規劃,目前主要致力於低功率燃料電池組的開發,但相關設計是可擴展的,我們同時還開發了100千瓦的動力版本。該動力級別在燃油汽車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它的性能和純電動車一樣,由於沒有轉速遲滯,起步即可獲得最大扭矩,其加速性能堪比V8發動機,並可在行駛中一直保持最大扭矩,駕駛樂趣絲毫不減。

  問:未來數年,燃料電池車會否迎來市場突破?

  答:這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從IntelligentEnergy角度,我們居於行業領先地位的100千瓦的燃料電池組將成為2020年及更長時間的技術主流。而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我們與更多的汽車廠家和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將有助於打破技術壟斷,促進汽車廠家之間的競爭,從而降低燃料電池及整車開發的成本,快速推出品質更好、價格更低的産品。最後,在歐美國家和日本,加氫站的建設也在推進當中,氫原料的來源也不是問題,僅工業副産品就足以滿足燃料電池車推廣初期的需求。和純電動車一樣,在相當長時間內,燃料電池車的量不會太大,它只是傳統汽車的陪襯和補充而已。

燃料電池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株冶集團 8.45 6.16%
2 中炬高新 24.47 4.26%
3 新大洲A 5.10 2.00%
4 雄韜股份 13.99 1.38%
5 長城電工 6.10 1.33%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材科技 20.76 -2.17%
2 金龍汽車 12.88 -1.83%
3 雪人股份 7.46 -1.71%
4 凱恩股份 7.23 -1.63%
5 中電鑫龍 8.64 -1.3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