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工程 如何破解杭州“成長的煩惱”?
- 發佈時間:2015-07-24 06:35:25 來源:杭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李長燦
善弈者,謀勢。
在日前舉行的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龔正特別強調,杭州要以“一號工程”為龍頭,帶動資訊經濟以及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文創産業等高附加值、高成長性、高技術含量的産業齊頭並進,同時堅決淘汰“五個過度依賴”産業和落後産能、過剩産能。
這樣做的目的是,“推動杭州經濟向形態更高級、結構更合理、品質效益更好的方向發展”。
毋庸置疑,在經濟總量大踏步前進力爭今年加入“萬億元GDP俱樂部”的同時,這幾年杭州經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面臨發展空間狹小、自然資源短缺、經濟轉型艱難、社會矛盾凸顯、環境壓力加大、綜合成本上升、競爭優勢弱化,以及發展思路糾結與焦慮等挑戰。
基於此,在堅定了奮力譜寫建設美麗中國杭州樣本新篇章這一宏偉目標之後,杭州拿出的第一套戰術就是堅持以實施“一號工程”為龍頭,全力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力爭“在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中做出新作為”。
內在邏輯,簡潔明瞭:大力發展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資訊經濟,既能規避杭州人多地少、自然資源匱乏的劣勢,又能放大杭州電子商務、資訊技術産業等方面的優勢,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先機。
今年上半年杭州給出的成績單甚為漂亮:1—6月,全市資訊經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36.08億元,增長21.7%,12個核心産業中增幅超過30%的有5個。其中,軟體與資訊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1266.6億元,增長37%,電子商務主營業務收入553.3億元,增長33.9%,雲計算與大數據主營業務收入613.6億元,增長19.7%。資訊經濟投資增長迅速,上半年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累計完成投資41.91億元,同比增長37.2%,大幅高於傳統工業領域。
經濟先發導致瓶頸先遇
如何破解成長的煩惱,還是靠資訊經濟
杭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搖籃之一,民營經濟在杭州經濟結構中佔有絕對值。在過去30多年的首輪創業中,杭州成為聞名全國的民營經濟大市。
然而,走過黃金30年,與許多城市一樣,杭州近年來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根子在於以傳統産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表現為“五個過多依賴”:即過多依賴低端産業、過多依賴資源要素消耗、過多依賴低成本勞動力、過多依賴傳統商業模式、過多依賴低小散企業。
正是民營經濟的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才有杭州的全省第一、全國前列;也正是這樣的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杭州率先遇到成長的煩惱。面對經濟先發導致瓶頸先遇的問題,杭州迫切需要率先轉型、率先提升,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先機。
2014年,“一號工程”成為杭州區域發展的“關鍵詞”。所謂“一號工程”,是指2014年7月15日杭州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資訊經濟的若干意見》。
杭州寄望于羽翼漸豐的網路資訊産業求解轉型難題:一是能否重構平臺經濟,再造一個“網上浙江”;二是能否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再造杭州乃至浙江發展新模式?
觀察人士表示,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通過網際網路在各個行業的滲透、融合、顛覆,既能改造傳統産業實現升級,也能催生新興産業實現轉型,推動存量提升和增量發展,真正實現騰籠換鳥和鳳凰涅槃。
于杭州而言,選擇了以主動的姿態擁抱“網際網路+”,以“一號工程”為引領,加快推進智慧産業化和産業智慧化,著力推動産業提質增效升級。對騰籠換鳥和鳳凰涅槃這“兩隻鳥”給予了杭州版的生動解讀。
“鳳凰涅槃”,就是要實現産業和企業的浴火重生、脫胎換骨。去年以來,杭州通過大力實施“一號工程”,資訊經濟佔生産比重已經達到18%,成為第一支柱産業。
就在幾天前,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杭州市進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行列,這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國家試點。
“騰籠換鳥”可以將目光轉向城北,作為杭州的老工業區,拱墅區壯士斷腕,關停並轉了516家高能耗、高排放企業,並引進新興産業。而在北半圈拱衛杭州的余杭區,今年1—6月,232家規上資訊經濟單位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8.68億元,增長64.2%;66個“一號工程”首批重點項目,已完成或基本完成17個,同時徵集第二批重點項目16個;實施“機器換人”項目122個,其中新徵集項目32個,目前開工25個,完成投資1.48億元;結轉項目97個,完成投資6.4億元。
建“兩區三城九鎮三谷”
杭州獨創轉型升級“組合拳”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
在網際網路金融、雲計算、傳感技術、總部經濟各方面都發展不錯的杭州,如果能把各個散落的高新企業集聚起來,改單兵作戰轉向集團軍聯合,可進一步聚焦創新平臺。
這套轉型升級“組合拳”怎麼打,在本月舉行的市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杭州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龍頭,大力推進“兩區三城九鎮三谷”建設。
“兩區三城九鎮三谷”建設進度有先有後,有些已經在賺錢了,比如基金小鎮、西溪谷、夢想小鎮;有些還在規劃階段,比如雲谷;還有一些正在建設中,比如龍塢茶鎮。還有錢塘智慧城——位於江幹區東部,總面積不過15.3平方公里,將成為杭州東部發展的新增長極、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新平臺。
挑起城東創新平臺建設大梁的智慧城,將依託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和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兩大核心資源,推動形成以“清華係”為代表的創業團隊、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産業體系、以傳統企業總部為主的電商模式。
不得不提的是,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將聚焦智慧産業、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生物醫藥等領域,爭取到2019年年底,累計實現稅收不少於5億元。
細品杭州建設“兩區三城九鎮三谷”,正是突出資訊經濟發展平臺建設。
題中之義,一目了然。
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專設機構並對全市鄉鎮工業園區開展分類調研,“我們將參考江幹區‘錢塘智慧城’的建設經驗,提出工業園區分類整體推進、評價機制、建設模式,重點推進蕭山、富陽、臨安等資訊經濟小鎮建設,打造市級特色小鎮試點,形成小鎮發展梯隊。”
更令人振奮的一個信號是,杭州將突出資訊經濟基礎設施提升,建設第9個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和增設網際網路國際出口專用通道,同時聚焦核心産業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杭州資訊經濟偏“軟”,半導體等硬體發展已經大幅落後於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大連、無錫等城市。下一步,杭州將積極研究對策補足積體電路短板,重點發展半導體、晶片、積體電路等戰略性基礎産業。尤其是推進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深化與富士康全面合作、落實與比亞迪戰略合作、籌備與中國電子戰略合作,將資訊經濟打造成為萬億級産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