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為圓航太夢
- 發佈時間:2015-07-24 05:53:1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驕陽似火。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四院十七所一個並不大的辦公室裏,一群年輕人或埋頭疾書或出聲詢問,在他們中間坐著一位老人,面帶笑容為大家答疑解惑,這位老人就是現任十七所型號副總師仲偉生。70歲高齡的他仍然每天來所裏“上班”,指導年輕人,為航太事業發揮餘熱。
20年前,我國某型號導彈試驗發射迫在眉睫,這時出了個事故:發射前的檢驗過程中,本該絕緣的某裝置的控制信號線被發現接到機殼上去了,在某種情況下會使該信號不受控,導致導彈飛行失穩。
如果將導彈拆了重新處理,試驗隊員心理壓力會很大,而且彈已立起來,拆起來會很複雜;如果不拆,又有風險,在連續失敗兩次的情況下,已不允許再有意外發生。
項目負責人、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四院十七所仲偉生連夜緊急分析測試後,決定照常發射,並第一個簽下“保試書”。事後,試驗圓滿成功,證明了他“彈體經導線引線和殼相接,有一定阻值,不會使得線路完全短路從而影響到飛行試驗”的論斷,更使在試驗中簽承諾書這一舉措日後慢慢成為航太試驗的慣例。
那一年仲偉生53歲。這位解放前出生的農村娃兒,已經成長為中國航太重大型號的領軍人。認定了這輩子要幹好航太的他,展現出背負重大責任敢於擔當的勇氣。
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十七所剛成立,缺人、缺資金、缺技術,但這些都沒有阻擋仲偉生要來的決心,“雖然所有的工作都是新的,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自己解決,但是,要想為國家造出急需武器就應該去研究所,一個新的研究所更能夠發揮自身的潛力與價值。”
於是,仲老跟著團隊參加了十七所參與研製的第一個型號導彈——中國第一枚固體導彈的潛艇水下發射試驗。潛艇的空間有限,人進去的時候要彎著腰,甚至要爬著才進得去。裏面溫度高,不通風,環境十分惡劣,進去的人衣服都濕透了,卻沒有一個人抱怨。
然而,試驗這天,一級發動機點火後,噴火的“蛟龍”裹著水柱剛剛躍出海面,便失去控制,迅即偏離方向,超出安全控制,橫空爆炸。為試射這枚導彈,中國此前已向世界各國發出公告:對某公海地區封海兩個星期,這其實等於向世界宣佈,中國要進行潛艇導彈試驗發射。
當晚,試驗隊全體隊員們滴水未進,一夜無眠。找到了第一枚導彈失敗的原因,於是決定改變策略繼續進行試驗。1982年10月,中國潛艇水下發射戰略導彈首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在仲偉生心目中,做航太、幹航太最重要的是要勇於承認錯誤,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錯誤。
十年前,某型號導彈在飛行試驗中,級間分離出現異常,導彈失穩自毀。大家都不知道故障到底出在哪,因為測試時一切正常。
試驗後,大部分人員返回,仲偉生卻依舊待在靶場看遙測數據,分析故障所在,隨後回來做試驗驗證,發現由於設計問題,在級間分離過程中,某分系統受到干擾,導致發動機失穩。仲偉生第一時間指出了錯誤所在,説明瞭設計上的問題,接著又投入到了下一輪的研製試驗中。
“我為自己從事軍工行業感到幸運,雖然中間起起伏伏,歷經波折,但心裏很踏實。”仲偉生平靜地説道。
1994年,仲偉生辭去了十七所副所長一職,和幾位老同志專心搞技術。他先後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航太基金獎、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型號研製一等功等多個重大獎項,帶過的團隊中走出了好幾位重點型號總師、副總師、項目總師。
仲偉生用自己畢生的精力為祖國的航太事業增添了濃墨的一筆,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航太事業。“只要我還活著,那麼我仍然會和大家一起奮鬥!”這是一位航太老同志對祖國、對人民不變的誓言。 文/王子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