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炎炎夏日如何防曬

  • 發佈時間:2015-07-23 07:29:49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夏季來臨,紫外線的強度越來越高,使得許多與光有關的皮膚病急劇增加,如何減少紫外線輻射的損傷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那麼在炎炎夏日如何正確防曬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些防曬的小知識。

  一、什麼叫紫外線指數?

  我們在看天氣預報時會聽到主持人彙報紫外線指數,那什麼是紫外線指數呢?世界氣象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計算紫外線指數標準方法為度量至400nm不同波長的太陽紫外線強度,將不同波長的太陽紫外線強度乘以“紅斑作用光譜曲線”內對應的加權數值,以反映人類皮膚對紫外線的反應。將以上相乘的結果加起來,得出受紅斑光譜加權後的總紫外線強度,單位是毫瓦/平方米(mW/㎡)。然後再將紅斑光譜加權後的總紫外線強度乘以0.04以得出紫外線指數(每單位紫外線指數為25毫瓦/平方米)。為了方便公眾記憶、理解和使用,根據這些數值,將紫外線指數的預報等級劃分為五級。具體如下:

  一級:指數值0到2,一般為陰或雨天,此時紫外線強度最弱,不需要採取防護措施;

  二級:指數值3到4,一般為多雲天氣,此時紫外線強度較弱,可以適當採取一些防護措施,如:塗抹防護霜等;

  三級:指數值5到6,一般為少雲天氣,此時紫外線強度較強,外出時戴好遮陽帽、太陽鏡和太陽傘等,塗抹SPF指數大於15的防曬霜;

  四級:指數值7到9,一般為晴天無雲,此時紫外線強度很強,除上述防護措施外,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避免外出,或盡可能待在避蔭處;

  五級:指數值達到或超過10,多為夏季晴日,紫外線強度特別強。盡可能不在室外活動,必須外出時,要採取各種有效的防護措施。

  二、什麼叫防光劑?

  防光劑也叫防曬霜,是一類可以防止紫外線對皮膚造成各種損傷的化合物,主要為物理性防光劑和化學性防光劑。理想的防光劑不僅要求能有效阻止中波紫外線,同時還要能防護長波紫外線,並且要具有光穩定性和防水性能。

  三、什麼叫SPF值?

  市售的防曬化粧品上一般都標有SPF三個英文字母及一個阿拉伯數字。所謂SPF(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即防曬指數。防曬系數SPF是測量防曬品中波紫外線(UVB)的防禦能力的檢測指數。其定義為外用防光劑部位皮膚産生最小紅斑量所需的中波紫外線輻射劑量與未用防光劑部位皮膚産生最小紅斑所需的中波紫外線輻射劑量的比值。根據SPF值的大小,防曬化粧品可被分為五個等級:

  産品SPF值防曬效果分級

  20-30超效

  12-20強效

  8-12高效

  4-8中效

  2-4低效

  四、什麼叫PA值?

  PA值(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表示對長波紫外線(UVA)防護能力的指數。根據長波紫外線防護指數(Protection factor of UVA,PFA)可將PA分為三個等級,2≦PFA<4為PA+,4≦PFA<8為PA++,PFA≧8為PA+++。PFA由最小持續性黑化量(minium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dose,MPPD)求得,MPPD是指UVA照射後2小時在照射部位出現清晰可見的黑化反應所需的最小UVA照射劑量,PFA=涂防光劑部位的MPPD/未涂防光劑部位的MPPD。

  五、什麼叫化學防光劑?

  防光劑包括化學防光劑和物理防光劑。化學防光劑又稱為有機防光劑,其中的有效成分可選擇性吸收紫外線從而起到防曬作用。化學防光劑活性成分吸收光子後轉為激發態,激發態僅能維持極短的時間,隨後其通過下列一種或多種方式將吸收的光能釋放出來:釋放熱量、釋放出更長波段的低能量的光子和光化學轉化。常用的化學防光劑分為以下幾種:

  1.UVB吸收劑。常用的有對氨基苯甲酸,辛水楊酯、水楊酸三甲環己酯、水楊酸三乙醇胺、甲氧桂乙酯、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氰雙苯丙烯酸辛酯、恩索利唑等。

  2.UVA吸收劑。常用的UVA吸收劑包括二羥苯甲酮、羥苯甲酮、磺異苯酮等。

  六、什麼叫物理防光劑?

  物理防光劑又稱為無機防光劑,該類物質不透光,不能吸收紫外線,但能反射或散射所有紫外線波段和可見光而提供有效的保護作用。物理性防光劑包括二氧化鈦、氧化鋅、滑石粉、氧化鐵、高嶺土等,其中二氧化鈦和氧化鋅最常用。

  近年來將化學防曬成分和物理防曬成分組合而成的防光劑非常普遍,物理防曬成分所用的範圍越來越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考慮防曬效果外,化學防曬成分常被認為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而物理防曬成分被認為是一種無害材料,其不會進入皮膚內部,具有安全性高、穩定性好等優點,不易發生光毒性或光變態反應。

  七、防光劑使用中存在哪些常見問題?

  1、高SPF值帶來的誤導

  近年來市面銷售的防光劑産品SPF值越來越高,高SPF值防光劑的競爭不但提高了成本和費用,而且其由於使用了大量的紫外線吸收劑和散射劑,可能會給消費者的使用帶來不適感和不安全性,導致接觸性皮炎的發生率明顯上升,同時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此外,高SPF防光劑的誇大宣傳使消費者認為其是萬能的,能夠阻擋日光中所有的紫外線,從而大大延長日光中的活動時間,該行為直接導致使用者接受過度UVA輻射,結果增加皮膚癌的發生率。

  2、使用劑量不足

  防光的效果與防光劑的實際塗抹量密切相關。防光劑測定方法中規定的塗抹量是2mg/c㎡,但在實際應用中防光劑的量僅為0.5mg/c㎡,即人們使用防光劑的量遠低於實驗中的用量,得到的光防護作用遠低於實驗中的用量,所以得到的光防護作用往往達不到説明書中的防曬系數。

  3.使用頻率不足

  不同防光劑的耐水性有所不同,出汗等因素也可影響防光劑的防光效果,化學吸光劑在一定的時間內其效能逐漸下降。因此,在平時使用防光劑後多主張每2小時補用一次。

  雖然使用防光劑可有效防曬,但減少日光照射是最好的防曬措施,我們平時注意在陽光強烈的中午時分減少外出,如必須外出可穿長袖衣衫,打傘、戴遮陽帽等方法來儘量減少日曬。

  (醫學博士 李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