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海:新技術引導農藥規範使用

  • 發佈時間:2015-07-20 09:27: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幾年在農藥使用上,我們一直推廣辛硫磷與樂斯本混用或樂斯本單用,大大降低了藥量,每畝300克劑量,而且防治效果很好。”日前,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余國平告訴記者。

  近年來,青海省採取了多種方式嚴格控制農藥使用和加強農藥管理。如加強對農民規範合理使用農藥的培訓;購置綠色防控所需的生物農藥、粘蟲板、殺蟲燈等産品,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控制和化學防治等新技術進行綠色防控示範推廣;安排農藥登記田間藥效試驗,並嚴格審查報送登記農藥産品的藥效、殘留等。

  余國平介紹説,長期以來,農民使用農藥形成了一種習慣,覺得一種農藥藥效好,就會使用很長時間。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病、蟲産生了很強的耐藥性,防治效果也越來越差,而農民只會不斷地加大使用劑量。實際上,這樣不僅不會帶來好的效果,反而還會對土壤造成危害。不過現在看來,這樣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觀。

  樂都區中寧鄉平坦村是該地較大的馬鈴薯種薯基地之一,在農藥的使用上要求更為嚴格。平坦村馬鈴薯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文舉説:“現在合作社都實行統防統治,農藥的使用很嚴格也很規範。馬鈴薯一般防治的主要是早疫病,多使用甲霜靈或代森錳鋅,每畝地劑量50克。不過為了保證種薯的品質,保護耕地,能少使用農藥會儘量少使用。”

  據了解,去年,青海省在29個縣(市)開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100萬畝,帶動輻射防治面積300萬畝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