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銷面對面 合作手牽手——北京市農業局組織農企與電商“産銷對接”

  • 發佈時間:2015-07-20 09:17: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延慶張山營的蘋果,品質不錯,但往往賣不上好價錢。希望在座的企業和電商能多來延慶看看,與我們合作,幫政府出出招。”近日,在北京區縣與企業産銷需求座談會上,延慶縣農業局農産品産銷負責人向十幾家農企和電商發出邀請。

  隨後,各郊區縣的農業部門負責人也相繼介紹了當地農産品的生産和銷售情況,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自家的特色農産品通過合適的渠道推銷出去,賣上好價錢。對面坐著的十幾家農企和電商饒有興致地聽完後,紛紛拋出“橄欖枝”,表達了進行合作的意願。

  當天,與這場座談會同時進行的還有農産品電子商務培訓、新型農産品銷售模式交流會、農産品産銷對接培訓會以及農産品市場資訊預警報告會等。這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會議同屬由北京市農業局主辦的北京2015年農産品産銷培訓班活動。市農業局農産品産銷工作辦公室作為會議召集方,邀請了京郊各區縣農業部門農産品産銷負責人及近百家電商平臺、農場和農企相聚一起,共商農産品産銷對接策略。

  首都北京擁有龐大的農産品消費市場,也不乏擅長經營的農産品電商和農企,但依然存在著農産品銷售不暢問題。市農業局産銷辦主任趙友森告訴記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于生産與市場的脫節。“很多好的農産品因為缺少品牌、銷售手段少、渠道不夠豐富等因素,出現了優質不優價,甚至出現賣難的尷尬局面。”

  為了解決這種資訊不對稱、買賣脫節的局面,本次培訓班就意在搭建一個農産品産銷對接的平臺,創新對接模式和機制,讓産銷雙方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相互了解溝通、優勢互補。

  但農産品産銷對接的實現,不等同於企業慈善救濟式的公益行為,還得由市場説了算,這需要産銷雙方了解農産品市場價格,遵循市場規律,避免雙方盲目交易。為此,在本次培訓班上,市農業局資訊中心發佈了今年第1期農産品監測預警資訊,用“大數據”模式對每天從數十家大型農貿批發市場採集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清晰展示了北京近10年蔬菜、畜禽、水産品等22種農産品的市場波動規律和變化趨勢。

  “農産品監測預警資訊的發佈有三個好處,一是便於各個區縣了解所種植的農産品在歷史上所處的階段,對自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數’。二是有利於利用價格杠桿引導和調節農業生産結構。三是利用資訊技術、大數據採集及分析技術對大農業産業所涉及的對象和全過程進行實時有效監測預警,有助於規避農産品價格風險。”北京市農業局資訊中心副主任肖金科告訴記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