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必刻意拔高國際奧數賽的意義

  • 發佈時間:2015-07-20 09:12:00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媒體報道,在近日泰國清邁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美國隊打敗了常勝將軍中國隊,獲得團體第一名,中國隊屈居第二。

  據統計,1990年以來,中國隊在26屆國際奧數賽中總計獲得18次冠軍(包括並列)。而美國隊自1994年奪冠以來,一直都無緣冠軍。因此,有媒體用“破天荒”來形容這一屆比賽。

  同時,國內輿論也迫不及待地開始反思中國隊為何落敗。比如有人把矛頭對準去年底教育部取消包括國際奧數賽在內的奧賽加分項目,質疑是否“高考不加分,奧數比賽就丟分”。這種説法恐怕不科學。取消奧數加分不過是半年的事情,而一個人從學習奧數到選拔參賽,需要數年時間,政策因素不可能如此立竿見影。

  這些反思,反映了部分人的焦慮情緒。一方面是輸不起的心理作祟,另一方面是怕丟面子。這其實都是自找難受。報道披露,這屆奧數賽是1959年以來奧賽史上最難的一張試卷。在今年104支參賽隊中,有74支隊伍得了零分。俗話説,勝敗乃兵家常事。作為一項重要國際賽事,中國隊贏了當然好,輸了也屬正常,不妨下次再來過。

  我倒認為,這屆奧數賽沒能奪冠,也算是一件好事。公眾若能就此意識到,不必把這項國際賽事的成敗看得那麼重要,從而冷靜看待奧數學習,這樣更有利於奧數回歸本義。奧數賽的目的是發現和鼓勵具有數學天賦的人才,但在國內,早已扭曲變成應試考試的附庸。由於學奧數可加分,國內各種奧數訓練輔導班遍地開花、氾濫成災。這完全背離了奧數的本義,也失去了奧數學習本身的樂趣。

  也有一種偏激思維認為,學奧數完全沒什麼用。這種觀點普遍存在於像我這樣的“文科生”。這固然是極少數人的看法,卻也存在一定偏頗。比如我以前認為,學奧數不過是給小孩提前施加壓力,是對學生智力的摧殘。不過後來我發現,學奧數對孩子的思維拓展有益處,當然,關鍵是小孩自己願意學並且從中發現樂趣。

  早有定論,只有5%的學生適合學奧數。這是由個人資質、興趣等因素決定的。所以,社會各方對奧數既不必妖魔化,也不能像現在這樣盲目追捧,更不能不問青紅皂白、硬逼著孩子去學。把奧數當作一種數學興趣,鼓勵孩子嘗試,借助奧數賽發現一些數學好苗子,這就足夠了。至於國際奧數賽,這只是一群數學愛好者之間的遊戲,自然也不必刻意拔高,更不該把輸贏當作一種國家顏面。

  我認為取消奧賽加分完全正確。這樣才能放下政策“指揮棒”,讓家長自主作出選擇。而家長也該打消事事為孩子做主的習慣,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和發現是否對奧數有興趣。以往當我們談論奧數時,想到的其實是加分,如今或許可以好好談談奧數本身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