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鳳姐“逆襲”當主筆就值得讚美?

  • 發佈時間:2015-07-18 02:50:4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我們要防止從秉持優越感去踩踏一個人,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個人只要成功就是“勵志”,其形象就該拔高,不光彩往事都可以抹掉。

  一夜之間,鳳姐成了“勵志人物”,成了“正能量”的代言人,成了底層小人物逆襲的代表。只因為她成了主筆。 按説,鳳姐簽約主筆,沒外人什麼事。主筆不是國家職稱,商業網站也不是學術機構,雙方你情我願就好。“文章千古事”“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這樣的文章觀早已不合時宜。然而有些事還是讓我想不通,比如一些網友的評論:“幾年前我們傻樂著看著芙蓉和鳳姐,如今鳳姐成功了,芙蓉穿梭于各種網際網路大會,只有我們還傻樂著”“是我們的冷嘲熱諷成就了現在的她們。你説是她聰明呢,還是我們笨呢?”…… 怎麼?鳳姐當上主筆還不算,還獲得了高人一等的地位和免受批評的特權? 我不理解“主筆”是怎麼與“成功”“勵志”畫上等號的。我想,人們稱歎鳳姐的逆襲,主要是覺得“主筆”一職賦予了她一個體面的身份,一個不斷在邊緣掙扎的小人物終於得到主流認可。 可鳳姐的逆襲真的有那麼“正能量”嗎?她究竟獲得了什麼“成就”,做了哪些“實打實”的努力? 回顧下她的“成長史”,實質上,無論是她配合炒作那番令輿論譁然的“擇男友觀”,還是她各種出位言行,她從未諱言自己的炒作與“騙”。

  你説她轉型做了“公知”,被人追捧?但鳳姐的三觀並沒有那麼正。她説過“因為自己愛狗就不準他人吃狗肉”是對他人權利的損害,但她還説過,“溫州動車事故死了35人,他們為中國的人口優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不要説我揪住鳳姐的“黑歷史”不放。作為一個言論者,文責自負是起碼的道義責任,不能指望別人自動修正記憶,幫自己維護形象。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有過不當言行就萬劫不復了,而是説他/她必須為自己做過的事負責。而我們也要防止從秉持優越感去踩踏一個人,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個人只要成功,其形象就該拔高,所有不光彩的往事都可以抹掉不論。 總結鳳姐、芙蓉姐姐等網路紅人的發家史,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路線圖:先想法子搏出位,成為審醜對象,然後在適當時候轉型,做一些“正常”的舉動,發表一些“正常”的言論,最終成為“勵志”的典範。

  相比于一般朝九晚五週末加班薪水可憐的一般上班族,鳳姐的“奮鬥”絕沒有她渲染的那麼悲情,這是一條終南捷徑。因此我格外不理解,人們讚美鳳姐的“勵志”,究竟在讚美什麼?讚美她出名的方式,還是讚美她洗白的方式? 我又想起那句話:好人成佛,需要曆盡千辛萬苦;壞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 有無數人像鳳姐一樣身處底層,他們都想要成功。只不過有的人覺得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有的人即使身處困境卻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後一種人或許不如前一種顯眼,但更顯眼就代表更值得讚美嗎?

  □西坡(媒體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