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業邁入“網際網路+”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7-16 02:35:22  來源: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保險業

  邁入“網際網路+”時代

  本報記者 龍雨晴

  目前,“網際網路+”已經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險業也受其影響,不斷升級。近日,保監會連發了三張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網際網路保險已然成為保險行業的新戰場。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保險風頭正盛,預計會有更多保險公司在這個領域進行大量投資,網際網路保險牌照也有望逐步放開。

  網際網路保險

  牌照有望放開

  “網際網路+”已經正式波及到保險業。繼2013年批准首張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牌照——眾安保險後,保監會于近日接連下發3張網際網路保險牌照,批准籌建易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財産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泰康線上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

  據悉,此次三家拿到牌照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獲批的經營範圍主要包括貨運險、信用保證保險、意外險、健康險、家財險、企財險等,目前仍未獲得車險經營資格,而最初獲批的眾安保險也是在2015年5月才獲得了車險經營資格。

  業內人士認為,從經營範圍看,標準化的財險産品更適合在網上進行銷售,而壽險會因為不同的情況,賠付也因人而異,很難一概而論。 “此次批籌的泰康線上經營範圍主要是財險,但不排除今後以代理的形式銷售壽險産品。”泰康人壽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這塊業務要如何開展,公司目前仍在內部積極探討中。”

  “未來放開網際網路保險牌照是大趨勢。”保監會有關負責人透露,網際網路保險作為試點,未來會逐步放開。但同時他也強調,應該防範風險,從監管的角度完善監管體制。因此,網際網路保險的牌照勢必會越來越多。

  保險公司

  積極擁抱網際網路

  其實,在保險領域,網際網路與保險融合的序幕早就拉開了。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85家保險公司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據了解,國內大型保險公司基本都擁有自己的保險電商平臺,如平安直通保險、太保線上商城等,而由保險經紀公司、代理公司等建立第三方仲介平臺也層出不窮,還有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依託自身網站建立了保險頻道,如淘寶保險、京東保險頻道等。

  目前保險公司將服務渠道從單純的網站擴展到手機APP、官方微信服務平臺等移動端,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實現保單查詢、資訊諮詢、投保續保等功能,一些保險公司還開發出全新的理賠模式,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提供線上直賠、遠端定損等個性化理賠服務,例如平安車險的“新高鐵車險理賠系統”。

  “保險市場正在被‘網際網路+’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網際網路與保險的跨界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催生著保險業發展的新業態。”一家保險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認為,“就目前的保險行業來説,財産險嚴重依賴車險,虧損壓力加大;壽險産品呈現同質化,發展陷入瓶頸。所以保險業勢必要改變自己,通過産品創新去適應網路,使複雜的産品簡單起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網銷保險

  魅力與缺陷並存

  網際網路保險發展勢頭迅猛,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説,網銷保險的魅力在哪呢?

  記者了解到,手續簡單,是網銷保險的一大優勢。投保人只要在網上填好電子保單,之後的付款方式就與其他購物程式相同。一般情況下,一份家庭財産保險的投保全流程僅需3分鐘,保險責任次日就能生效。而網銷保險的另一優勢則是資訊全面,可輕而易舉地貨比三家。

  不過,網上買保險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網購保險從降低經營成本考慮,目前一般只提供沒有簽名的電子保單,而且非消費者要求不寄發票。

  基於這類缺陷,保險專家建議市民在網上購買保險時,首先,要選擇正規的電商平臺或者網店進行購買,也可撥打保監會電話進行諮詢;其次,要注意投保限制和投保範圍,確保自己對保險條款了解清楚後再下單投保;再次,為了保證保單的效力,要準確地填寫投保人資訊並妥善保護賬號的安全資訊,如果客戶發現保單上的個人資訊有錯漏,可以及時通知保險公司進行修改。

  “就目前來看,最適合在網上購買的保險産品,是民眾有普遍認知的、標準化的、責任單一的産品。”上述保險專家認為,“至於保費投入較高的分紅險等複雜險種,最好還是線上下購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