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蘇常州上半年樓市啥節奏? 量價齊升!

  • 發佈時間:2015-07-07 13:19: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馬奔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常州市房管部門剛剛發佈了今年上半年當地樓市成交情況:常州全市商品房成交同比量價齊升,商品住房共成交340.45萬平方米(28643套),同比去年上半年,仍有9.5%的漲幅。樓市商品住房新增供應量卻同比下降41.62%,市區商品住房去化週期較年初縮短了2個月以上。不過,與火熱的“紅五月”相比,6月常州樓市成交有小幅回落,今年6月常州全市商品住房成交60.17萬平方米(4877套),比今年5月下降近一成。

  新房

  上月住宅成交均價

  躍上“7”字頭

  數據顯示,今年6月,常州全市商品房共成交71.36萬平方米(6861套),環比今年5月下降8.43%;其中商品住房成交60.17萬平方米(4877套),環比下降9.46%。與5月份的市場成交火熱相比,6月不管是商品房還是商品住房,成交量都有所回落。但常州房管局市場處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剔除掉安置房等因素,住宅成交量同比去年6月,有13.45%的大幅增長,而且在今年上半年中,6月的住宅成交量,僅次於5月之後,位居上半年月度成交量第二位。

  在成交量小幅回落的同時,價格卻穩中有升。6月常州全市商品房均價達到了每平米6905元,環比5月上漲6.2%;其中商品住房均價達到了每平米6926元,環比上漲6.13%。據悉,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因為金壇、溧陽兩地中高端住宅簽約量增加,從而拉高了整體均價。而且如果不含安置房,常州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為每平米7132元,已經達到了“7”字頭。

  上半年商品住房成交28643套

  同比增長9.50%

  從今年上半年來看,成交量則明顯上漲:常州全市商品房成交409.29萬平方米(40012套),同比增長8.23%;商品住房成交340.45萬平方米(28643套),同比增長9.50%。從價格上看,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並不大,總體依然呈穩定趨勢:市區商品房成交均價6729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44%;商品住房成交6735元/平方米,同比上升3.20%。

  上半年度,常州全市商品房成交均價為每平米6322元,同比下降0.24%;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為每平米6257元,同比上升0.95%。其中,市區商品房成交均價為每平米6729元,同比上升1.44%;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為每平米6735元,同比上升3.20%。

  上半年度,常州全市商品房供應320.1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90%;商品住房供應218.3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4.32%。其中,市區商品房供應236.8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4.49%;商品住房供應156.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1.62%。

  至6月末,常州全市商品住房可售余量為883.0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18%,去化週期約為14.66個月。其中,市區商品住房可售余量為653.8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62%,去化週期約為13.84個月,較年初縮短了2個月以上。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庫存量的減少,得益於今年接連不斷的利好政策,加上各大開放商的低價跑量促銷政策,促進了購買力。

  本月僅12個項目推盤

  不過隨著7月的到來,暑假即將開啟,酷暑天也會接踵而至,樓市也將進入傳統的淡季,開啟“暑假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7月預計常州市區將有12個項目有推新計劃,相比于五六月份開發商的積極推盤態度,7月這個勢頭有所下滑。從區域分佈上看,鐘樓區將有6盤加推,位居市區第一。從目前的報價來看,開發商的定價依然走穩妥路線,房價“5”、“6”字頭居多,比較符合常州購房者預期的心理價位。戶型功能上,公寓、剛需産品、改善型房源都有,對購房者而言,選擇度較廣。二手房

  上半年住宅成交量環比漲六成

  成交均價達5497元/環比漲6%

  隨著一系列樓市政策的出臺,常州二手房強勁復蘇。常州市房管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常州全市二手房成交了218.97萬平方米,環比近九成增長,其中二手住宅成交了156.94萬平方米,環比增長了六成。常州全市二手房的成交均價為每平米4896元,環比上漲了7%,二手住宅的成交均價為每平米5187元,環比上漲了一成。上半年常州市區二手房成交了158.3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了一倍多,其中二手住宅成交了117.0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了近九成。常州市區二手房的成交均價為每平米5530元,環比上漲了12%,二手住宅的成交均價為每平米5497元,環比上漲了6%。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二手住宅成交大幅回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得益於一系列政策,一共有2次降息、3次降準,以及3月的“3·30”政策,調整力度堪比2008年,同時也釋放了去年滯後的需求,積壓的很多二手房房源得到消化。

  本報記者 馬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